您可以捐助,支持我们的公益事业。

1元 10元 50元





认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必填



  求知 文章 文库 Lib 视频 iPerson 课程 认证 咨询 工具 讲座 Modeler   Code  
会员   
 
   
 
 
     
   
 订阅
  捐助
平衡竞争力的设计思维
 
作者:一只土贼 来源:产品中国 发布于: 2014-12-15
   次浏览      
 

我是设计师,花了10年的时间才开始理解,最美好的事情其实是设计系统、一个“袖手旁观”的环境,我想这才是设计的最高境界。任何一个可持续的系统,永远是在一定时间里保持平衡,亦是设计思维中“调和”(Reconciliation)的体现,而从组织的角度,毋论小大,构建一个持续发展的组织的核心,是建立“平衡”的有机体。本文将讨论为什么平衡的系统才是可持续的、可持续的系统是如何依靠平衡竞争力来维持、领导力又是如何来积累这些竞争力的。

可持续的系统

一个完整的系统包含系统本身、外界环境、以及外界环境与系统的关系。系统和环境的关系如同子体与母体的关系,这样的关系本身是价值交换,在母子比喻中,交换的价值为:

1.子体给予母体的价值是对生命的延续、未来家庭的幸福、社会道德的满足;

2.母体给予子体的价值是蕴育的环境和生长的能量。

事实上对子体“不可持续”的起决定性因素的是母体的“变化”:当母体判断子体并不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也不会得到未来家庭的幸福、同时甚至会承担社会道德的压力,她所做的事情,可能是选择失去这个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子体虽然线性增长,但是对于母体的“变化”毫无对抗可能,最终逝去。 很多时候我们都像是被孕育的孩子,虽然按照大自然给的规律增长,却无法预料母体的“变化”,换句话说,真正决定一个系统能够持续的真正因素是它与环境(母体)的关系,而不在系统本身。

但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习惯是:

1.制定线性增长的目标;

2.寻找一个可以自然增长的环境;

3.预测环境的变化;

4.对于个人而言,它所对应的行为习惯是:

5.一个稳定的职业发展规划;

6.进入一个稳定的环境;

7.对未来的变化感到忧虑;

对于企业而言,它所对应的行为习惯是:

1.一个线性增长的商业计划;

2.寻找一个稳定赢利的市场;

3.进行大规模的市场研究;

事实上,这些行为习惯里,都和“与母体的关系”无直接关系,它所做的仍然要么是期待一个可以自然生长的稳定环境、要么是对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出防御。但事实上,你就像子宫里的婴儿一样,完全不理解母体之外的世界,对于无法预期的变化时间和形式,你的努力将在变化面前变得徒劳。 因此,适应力(Adaptivity)才是可持续系统的核心关键,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组织,那么如何提升适应力,这里使用一个“平衡竞争力”的思想框架来阐述适应力的来源。

平衡竞争力

当我们谈到一个商业组织的平衡时,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平衡:

已知和未知:基础运营都是为企业现有“已知”的业务服务,目的是帮助已有业务获得更高的运营效率,在单位成本内获得更高利润;创新性行为都是为“未知”的业务服务,目的是通过实验和大胆尝试寻找到新的业务模式、工作方式和利润增长点;

供给和需求:产品和服务以及人才招募和培养都是为“供给”服务,目的是保证企业价值的兑现、获得收益;销售与市场则是为企业价值“供给”服务,目的是获得更多商业机会和需求、获得收益;

组织和个体:流程和规章是保证组织在一定底线上完整运行的基础;企业文化是激发个体能动力的手段,目的是增强组织的协作能力、提升员工的归属感;

有趣的是,左侧的要素通常更加稳定和偏重纪律性,而右侧通常具备更高的变化、更大的风险。这就是一个组织的左右脑,而一个组织是否能够有足够的适应力成为一个可持续的系统,往往决定于它右脑的强健程度。 一个完美的母体中,即没有未知、充分需求、标准个体,当组织有强大的已知价值交付能力、稳定的供给、以及高效的组织能力时,这个组织的竞争力是最高,而母体一旦发生了变化,这样的组织往往也是消亡最快的组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发现,企业的绝大问题,都来自于这三个方面可能的左右失衡,例如:

市场突然变化导致主营业务拖累整体业务下行;

市场需求突然增大导致供给不足,服务质量下降;

市场人才思维模式的变化导致固有的人才管理体系无法适应,形成文化代沟;

在上述的每个方向,我们都将对应一个竞争力,如下图所示:

如果我们稍加改进,在每个维度上建立简单的评估体系,我们就可以感受出一个组织是否形成了较好的平衡竞争力,越平衡的组织,即在现有的环境中能够实现稳定增长,在市场的变化中也能迅速调整方向。 这个评估体系分别为:

已知

优秀:已知市场的龙头,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实践能力;

一般:已知市场的参与者,有稳定的经营模式;

糟糕:已知市场的边缘者,仍然处于摸索状态,苦于经营;

供给

优秀:对现有业务有足够的供给、优秀的人才招募和培养体系、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一般:基本满足市场需要、中等水平的产品和服务;

糟糕:无法供给市场需求,人员招募困难、流失率高;

组织

优秀:高效的组织动员性和协作性、合理的规章制度;

一般:动员性和组织执行力较弱、规章制度不完善;

糟糕:过于强调纪律和责任导致内耗、过于散漫的自由导致士气低下和缺乏责任;

未知

优秀:有策略地不断对未知领域进行尝试、对失败容忍度高;

一般:有时鼓励员工尝试未知领域,但对失败容忍度不高;

糟糕:不强调创新、一切以结果说话,没有创新的环境;

需求

优秀:全体有客户意识,对市场需求有敏锐的直觉,不断调整或创造服务和产品响应需求变化;

一般:较为高效的销售体系,能够推动业务及时响应需求变化;

糟糕:保守和避免变化的销售体系;

个体

优秀:具有自组织的个体精神、优秀的企业文化、崇尚个体能动力、扁平化;

一般:较好的上下级协作关系,较高的员工满意度;

糟糕:严格的等级制度、互相猜忌的员工关系。

根据这个评估体系,我们可以对一个组织的适应力进行评估,例如以我们的设计团队(红色)为例,我们的评估结果如下,我们也可以将它和企业B(绿色)进行一个对比: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绿色的组织偏向于倾向变化,优势在于对需求的响应能力和对未知的创新能力,在已知业务领域还在摸索,未沉淀出稳定的业务模式;而红色的组织在最强的优势在于个人能动力和组织协作性性,但是对已知业务和供给方面仍有进步的空间,总的来说,这两个组织都是较为平衡的组织,因为相对的两个元素都较为平均。

领导力设计

在我看来,建立组织的平衡竞争力,从而提升其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力,最关键的核心是领导力的设计,这里说的领导力,有如下两点需要注意:

1.领导力是在每一个层级上产生的;

2.领导力是需要通过体验来培养的而不是天生具备;

3.领导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具有领导力的人亲自完成;

一个平衡的领导力模型,必然适应上面所列举的竞争力模型,我们可以通过评估体系来简单评估目前领导者的平衡力,维度如下:

已知:是否熟悉最基础的业务模式和实践?具备交付业务的能力?

供给:是否属性当前产品和服务?是否能够参与到人才招募和培养体系中来?是否能帮助别人产生领导力?

组织:是否熟悉组织运营模式?是否能够参与建立规则和制度?是否能够代表组织的文化建设?

未知:是否主导、参与、支持各种类型的组织创新?

需求:是否参与到获得和响应需求的过程中来?

个体:是否帮助建立好的协作和员工关系?是否是个体的优秀代表?

作为例子,我们尝试比较两位潜在领导者的区别,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双方的平衡性,比较如下:

从这个图上我们可以比较明显地感受到一个区别,红色的领导者偏向于组织运营以及已知业务,而绿色领导者专注于未知领域,而对组织级别的事务并不感兴趣。这里并不是一个能力的地图,只代表领导者当前的职责和兴趣点,一个具有设计思维的管理团队应该:

1.尽可能使整个团队的平衡竞争力图谱能够达成平衡;

2.尽可能让领导者多去获得其缺少维度的竞争力体验;

3.有策略地通过措施(相关的体验)补足某个方面的竞争力。

写在最后

以上便是我对组织适应性的理解,它包含以下逻辑:

1.一个可持续的系统取决于它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2.适应性来源于6种不同维度的平衡竞争力;

3.建设组织内的平衡竞争力需要平衡的领导力进行推动。

相似的道理,当我们在评价个人的竞争力时,也完全可以利用这样的框架,去思考自己竞争力的左右分布是如何。更加平衡的竞争力体系保证组织或个人在充满变化的“母体”中,获得更多的适应力,才能在更长的一段时间里保证个人和组织可持续的增长。

番外

225年前,先贤们在工业时代的蒸汽里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直登天堂、我们直下地狱”;60年前那个冷战时代用文化、灵魂乐、大麻、和宇宙时代构筑的柏林墙的两边,是用纠结、恐惧、迷茫、和希望浇灌出的灿烂的思想之花,因此,感谢屯子在我们的冷战时期给我带来的无比的创造灵感,当然也要感谢透明同学的启发。

   
次浏览       
 
相关文章

中台产品面面观
如何在互联网产品中建立中台?
什么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产品设计之前,如何分析业务需求和用户痛点?
 
相关文档

产品经理是怎样炼成的
APP产品规划方法
产品经理培训文档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
 
相关课程

产品经理与产品管理
卓越产品经理训练营
产品需求分析与管理
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设计
最新活动计划
LLM大模型应用与项目构建 12-26[特惠]
QT应用开发 11-21[线上]
C++高级编程 11-27[北京]
业务建模&领域驱动设计 11-15[北京]
用户研究与用户建模 11-21[北京]
SysML和EA进行系统设计建模 11-28[北京]

正视研发管理才是高水平竞争
需求是如何变成产品原型的
产品经理能力模型解说—把控
产品经理的正确定位
谁是合格的产品经理?
产品管理与产品营销的区别
更多...   

统一过程及应用
敏捷过程实践
基于XP/RUP的迭代开发
软件开发过程指南
SCRUM过程实践
敏捷测试-简单而可行

某博彩企业 产品经理与产品管理
北京 研发团队与工作管理
广东金赋信息 敏捷开发过程与项目管理
某支付平台 软件配置管理与发布管理
富士 软件外包项目管理与进度管理
塞孚耐 基于Scrum的敏捷开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