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捐助,支持我们的公益事业。

1元 10元 50元





认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必填



  求知 文章 文库 Lib 视频 iPerson 课程 认证 咨询 工具 讲座 Model Center   Code  
会员   
   
 
     
   
 订阅
  捐助
作为产品经理,如何分析和管理用户需求?
 
   次浏览      
 2019-6-11
 
编辑推荐:
本文来自于woshipm,文章主要介绍作者在做产品时的一些经验,针对需求管理进行了一些总结,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老板:我们要做内容生态平台,让用户自主生产内容供其他用户阅读

业务甲:xx有这个功能,感觉很好用,我们也加上吧

业务乙:我们的图标太丑,能不能换一个

用户甲:能不能加一个听书的功能

用户乙:可以根据我的阅读习惯个性化推荐么

自己:这块流程走下去不是很顺畅,需要优化一下

以上场景作为PM 再熟悉不过,作为一名产品经理,经常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各种需求,而产品不可能大而全的满足所有需求,此外为了确保快速迭代,每一版本在有限时间内只能完成极少的一部分需求。因此,评估和管理需求对于产品经理而言尤其重要。下面根据自己做产品的经验,总结了一下3点,如有不同意见或补充,欢迎大家一起参与讨论。

一、从用户需求中提炼产品需求

老板、业务人员、用户(以下统称为需求方)经常提出的需求,从他们的角度而言是正确的,但更多的是从自身情况考虑,对于产品的某个功能有自己的期望,但对产品定位、当前发展阶段等情况不了解,他们的建议和需求也许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实现方法。作为产品经理,不应该简单满足用户需求,而应该思考把用户需求提炼成产品需求。那么如何从用户需求中提炼出产品需求,个人认为需要从下面3个方面考虑:

1、筛选

产品经理接到的需求,有一种是假想出来的需求,对于假想出来的需求,拿到初步需求后,需要筛选过滤掉的需求有两种:

一种是不符合产品定位的需求,属于产品边界以外的需求;

另一种是覆盖面极小、性价比极低的需求,这种直接过滤掉即可。

举个栗子,2015年有段时间弹幕很火,然后有人提出蜘蛛网电影票App也做一个弹幕功能,让用户在观影期间可以发弹幕,我一直觉得这个需求根本就不存在使用场景——①用户进电影院看电影,本应被剧情吸引,设想用户抬头看大屏幕,然后低头打开App发弹幕也是够累的;②观影期间除了荧幕以外其余的都是黑暗的,打字不方便;③电影院影厅大多是没有信号的,此时用户就算是想使用弹幕功能,也很难发出去。由于种种不可抗拒的原因,这个需求最终还是加入到蜘蛛电影票App里面了,但是目前从数据上看几乎没人使用,成了个鸡肋功能。

Tips:对于有些来自内部的明显不合理的需求,产品经理不得不花费一定的沟通在拒绝需求这件事情上,通常我会问需求方该需求的使用场景是怎样的,价值是什么,引导他们深层地挖掘自己的需求,如果连他们自己都想不清楚的话,那么拒绝这个“灵光一现”的需求比较容易。如果遇到一些实在拒绝不了的奇葩需求建议采用拖的策略,把需求的优先级排的比较低,P2的需求永远不会有人想起来去做,时间一长这类需求自然就会消失。

2、挖掘

除了前面说的假想出来的需求,产品经理还经常收到的需求直接就是一种是预想的解决方案。对于这种需求,网上很多文章写需要挖掘用户的人性需求才算到底。但个人觉得这种分析会把具体的问题搞的不接地气,用于产品讲故事、推广产品还可以。在实际过程中,个人感觉需要产品经理思考的是:用户提出这个方案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个方法是最优的解决方案么。

举个栗子:当听到用户说这个产品的搜索功能不好用,能否优化一下。那么产品经理在真的动手去优化搜索功能之前,需要思考为什么用户想要要优化搜索功能。细想下来,多半是为了更方便的找到→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对于这个需求,除了优化搜索,能否针对用户的行为习惯自行匹配出用户想要的东西并主动推荐给用户,基于此,个性化推荐功能不就出来了么。

用户想要什么功能的情况下,我们要去分析有了这个功能之后,能让用户去做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结果,再反过来去看,有哪些方式可以达到这个结果。前者限定死了,相对来说是基本不变的,后者确是动态变化的,可以有很多种方法,条条大道都可以通罗马,而不是应该走某条路去罗马。

3、匹配

经过前两步分析,基本上可以过滤掉绝大部分伪需求,接着就是匹配产品定位,分析需求的目标用户,明确做这个需求到底是满足谁的,解决的是哪一类的问题。目前我会把需求匹配为以下几类:

基础需求——满足普通用户和目标用户的需求,例如上网看电影,基础需求包括找电影→选电影→看电影。满足看电影需求、上网过程所包括的功能都是基础功能。

核心需求——是在基础需求基础上,挖掘用户真实需求,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例如上网看电影的真实需求是“高清、流程的播放”,核心功能就是满足更好看电影的功能。

利于拉新/月活——无论是用户还是运营提出的需求,通过分析,能够有效的提升用户活跃度和用户量。例如,阅读类App用户分享文章后,好友点击分享链接不用下载App也能看到内容,在此基础上再引导用户下载App,而不是一开始就让用户去下载。

优化用户体验——这一类主要包括交互效果、优化类需求,有一些功能可有可无,有的话会给用户带来意外的惊喜,提升满意度,但是没有的话也没有什么影响。

提升运营效率——在电商类App里面,我们经常看到限时特价、限时免费、限时抢购等模块,这类需求通常也需要产品经理来考虑。

商业需求——世界上永远没有免费的午餐,商业需求永远是一款产品绕不过的重要话题。例如电影票App的周边衍生品购买功能、内容类产品的打赏功能等。

探索新模式——产品不可能一层不变,所以在产品的发展过程过,特别是在产品进入达到了一定的稳定后,就可能存在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此时会衍生出一些新的功能。例如,支付宝最初定位是担保交易的工具类产品,现在却在一直在探索社交相关的模式,并基于此推出了很多新的功能。

二、给产品需求排优先级

通过筛选、挖掘和匹配,基本上对产品的后续规划有了一个大致的谱了,接下来就是对需求进行评估。在这过程中,需要对需求做优先级判断,个人感觉这个需要将产品的发展阶段和近期运营目标相结合起来来考虑。

在产品发展初期

在产品发展初期,产品目标是验证产品,这个时候的产品一定要MVP(最小化可行产品),抓住基础功能,主流程可以打通即可上线。此期间,产品开发上线,用户一定不会主动来,所以也需要配合运营做一些拉新的功能。因此在产品发展初期需要考虑的需求优先级如下图:

在产品发展爆发期

当产品发展经过初期的用户沉淀后,就需要迅速增加用户量并留下用户。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阶段,此期间需要优先考虑核心功能,而非淡化核心功能加强其他功能来迎合用户的需求,从而建立壁垒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为了争取大量的用户并留下这些用户,产品也需要配合运营进行对目标用户的拉新、留存做一些功能。另外,用户引来之后,为了提供好的服务,必须对一些功能进行优化,这个时候只需考虑那些受众面大、频率高、价值高的功能进行优化即可。因此在产品发展爆发期期需要考虑的需求优先级如下图:

在产品发展平台期

当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会发现用户的发展放缓遇到瓶颈,此期间产品的核心是并不是要持续获得新用户的涌入,而是要把种子期和爆发期的用户服务好,同时持续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体验,从而更好的服务好用户。除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外,用户达到一定量了之后,必须想办法盈利,因此这阶段需要考虑商业需求。另外,在产品稳定之后,产品还必须针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一些新功能探索,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产品能跟上时代的节奏,持续提高用户活跃度,为下一个爆发期做好准备。因此在产品发展爆发期期需要考虑的需求优先级如下图:

三、如何将产品需求转化为产品功能——分段交付产品功能

所有的需求最后都要设计成为功能,交给技术部门去实现,每家公司的技术实力不同,千万不要想当然觉得别人家的产品有这功能,我们也能实现。一定要找技术部门的同事确认一遍你的功能设计方案,重点确认以下信息:

这个功能咱们能不能实现?

能实现的话,需要多少人多长时间?

有没有其他实现的建议或者方案?

现在的互联网产品思维都要求快速迭代,并不像传统的软件产品,需要所有功能完备才能推向市场。因此很有可能在考虑到技术实现成本的时候,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用户需求是A,我们给他的就是A;

用户需求是A,通过分析我们发现A+更好,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技术实现也没什么门槛,最终我们提供给用户的是A+;

用户需求是A,我们也知道A好,但是由于一次性实现A所需要的周期比较长,那么此时为了快速迭代,我们可能会分步满足用户的需求,先给用户是B1,然后是B2,B3…最后才达到A的需求。

通过分段交付产品功能,可以使新功能能够快速发布,迅速应对业务需求,拥抱变化;此外,迭代周期缩短,有利于获得迅速反馈,效率跟高,更少浪费。

以上是我对需求分析和管理的一些思考,产品发展其实分两个阶段,一个是从零到一,一个是从一到一百,当你没从零走到一的时候,就别急着从一到一百。一开始要做减法,所有需求、欲望砍到只剩关键的一个或几个,这个做到极致以后,就有机会做乘法,就是用户规模化;规模化之后,再考虑做加法,发展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团队,更多的钱。

 
   
次浏览       
 
相关文章

中台产品面面观
如何在互联网产品中建立中台?
什么是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产品设计之前,如何分析业务需求和用户痛点?
 
相关文档

产品经理是怎样炼成的
APP产品规划方法
产品经理培训文档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
 
相关课程

产品经理与产品管理
卓越产品经理训练营
产品需求分析与管理
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