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软件工程组织

从六个角度分析流程建模
作者:赵卫东出处:51cmm 责任编辑: 方舟

 设计人员应该意识到,集成涉及人员的程度与涉及J2EE和XML代码的程度是一样的。

  流程是由多个要素组成的系统,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或视角(perspective)描述,通常包括功能、业务逻辑、组织、知识、目标、数据和产品等,它们表达流程的不同本体(ontology)。其中功能视图表示 流程的活动或任务(task)组成;业务逻辑与流程执行方式有关,由若干逻辑控制单元组成;组织视图涉及组织结构、执行主体角色定位等内容;而信息视图包括流程的数据(活动的输入、约束控制和输出)及其关系,涉及流程管理的信息或产品实体描述(product entity details)。此外,面向产品的流程模型强调产品(活动结果)在流程中的转换过程,包括状态顺序及转化条件等内容,弱化了功能活动。目标是与流程的功能粒度有关系的,即流程的子目标与流程的分解对应,是考核功能主体绩效的依据,常用的方法是平衡记分法。从不同视角得到的流程模型大多表现为某种流,如信息流、知识流和业务流等。文献1在研究流程的属性时,就是从功能(function)、行为、组织、信息、决策和资源等角度考虑[1]。流程的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要素之间的关系使视图之间存在着多种关联,使得它们能够集成起来表达更多的业务内容,如图2所示。Giorgos等在研究流程管理和知识管理的集成方式时,通过增加知识管理活动(knowledge management tasks)及其处理的知识对象(knowledge objects),在功能、组织、数据和业务逻辑视图的基础上又引入了知识视图(knowledge perspective),拓展了标准的工作流参考模型[2]。此处知识管理活动可看成知识流的组成单元,由特定的角色负责,产生、存储、应用和发布与业务活动相关的知识对象,知识对象作为一种数据,涉及的概念互联构成实体关系模型。

  目前已出现许多流程建模方法,这些建模方法在流程的分析和优化中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由于不同的流程建模方法突出一种流程要素,而使其他的若干要素弱化或隐藏,因此很难在一种流程模型中表达流程所有的要素,建模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应用的需要。如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时,需求分析会用到由活动及其业务逻辑构成的流程图以及分析数据在组织内部流动情况的数据流图DFD(data flow diagram),而在研究流程参与者之间如何协作完成流程的目标时,可以用角色活动图RAD(role activity diagram)[3]和基于通讯(communication-based)的工作流[4]等描述方法。但较全面的流程描述是以某种要素视图为核心,其他要素视图(表)为辅组成。如许多咨询在分析企业流程时,很多采用基于活动的通用流程建模方法(如跨功能的流程图),而其中功能或活动的负责角色、岗位职责等内容用相关的表格表示。在企业建模体系中,往往要综合多角度、多层次的内容才能反映企业业务的全貌,所描述出的模型比较复杂。动态企业建模体系结构CIMOSA(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openness system architecture)的视图维就是以业务逻辑视图(工作流模型)为核心,其它视图(功能视图、信息视图、组织视图与资源视图)为辅助统一集成建模。表1是各种常见建模方法的简单分类。

  表1 常见的流程建模方法

通用建模 信息建模 组织建模 企业建模
SADT、IEDF0、IDEF3、
DFD、
ERM(实体关系模型)、IDEF!、IDEF1X RAD、communication-based
workflow
CIMOSA
强调了业务逻辑,整合了信息、组织和功能等 从数据(信息)流动过程来考察实际业务的处理模式,整合了功能、产品和业务逻辑等内容。面向产品的建模方法可看成其特例 强调多个角色交互、协同完成流程目标的过程,整合了信息、业务逻辑和功能 整合各种流程要素

版权所有:UML软件工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