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品的调研的过程中,用户的需求往往被隐埋的很深。因为用户并不懂得表达出其需求,或者说,用户自己阐述的概念并不能表达出其所期待的解决方案。
由用户口中给出的解决方案与其真实需求相去甚远,因此在任何产品开发的过程中,都应该注重对用户的需求管理。
我们能从用户口中听到各种各样“奇妙的想法”,有的复杂有的简练。但是无一例外的,用户不会给你一个清晰、有条理的需求线索,因此在解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你所需要的就是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探索。
需求探索
确认价值
什么是「需求」?简单来说:
1.需求=问题
2.满足用户的需求=解决问题=产品
「问题」一般藏得深,用户难以表达出来,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想要什么。举个例子,用户说「饿了」,往深挖掘:如果问题是「活不下去」,塞给馒头即可;如果问题是「想吃好的」,馒头就不管用了。有意思的是,用户往往直接提出经过自己思考后、理想化的解决方案(比如,更快的马),这个时候已经离问题十万八千里了。
产品经理要做的,就是揪出用户的问题所在。
用户想要一对翅膀?噢不,其实他只是想快点从上海赶回汉口。
若问题大众化,或者惹毛了愿意付费的高端 / 小众用户,或者我们的产品方案能更完美地解决问题,这便是价值所在。为了确认价值,几件事情必须完成:
- 产品定义
- 目标用户
- 核心人群的属性(性别、年龄段等固定不变的)和偏好(小清新、喜欢旅行等阶段性的)
- 用户场景
- 人物角色。把目标用户拆开,进行细分,绘制典型用户
- 用户场景。这些典型用户在什么情况下用该产品的哪个点
- 产品特色
收集、整理和掌握足够有用的信息,才适合做上述判断。多和团队成员聊聊,想必是极好的。
上面的话题网上俯拾皆是,不管是产品相关还是用户体验相关(的博客还是书)都在聊这些东西。强调之多,可见之重要。对于大公司来说,每个环节都必不可少;并非为了应付团队成员的质疑,这是大公司以「规避风险」为原则的生存守则。
确定范围
项目层面
首先是时间范围。确认期望上线时间,可能有时政因素、竞争对手因素的考虑。(还可能包括下线时间,比如某活动,某版本。)
其次是项目范围。从框架(比如跨系统流程图)开始评估,一步步细化到预期解决方案。确认一定要做什么,一定不做什么。
最后,最重要的是,确认优先级。为了在保证确认时不会跑题,以及尽量避免争执,可以从这三点出发:
1.产品定义。引用「基本产品」的概念,即这个最小化的产品必须满足,不满足就等于没做这个产品,不满足就会死
2.人物角色。优先满足哪个类型的用户
3.产品原则。定义产品的方向。资源(人力和时间)有限;在解决方案既定的情况下,优先满足运营计划、功能实现还是用户体验
前两个在上一步已经讨论过,所以只用把产品原则讨论清晰即可。噗,冥冥中还有一个:关键绩效指标(KPI)。
部门分工
“谁”在哪个“时间点”向“谁”交付“什么”。
团队协作的效率就指望这4个要素了。对于大项目来说,有两个图很好使:
- 甘特图。跟踪项目进度的利器
- 跨系统流程图。理清部门关系最方便不过
解决方案
主要包括:
- 产品经理。功能方案,即产品功能规格文档,或者称产品需求文档(PRD)
- 项目经理。技术方案,不仅包括开发,还有测试方案
- 交互设计师。体验方案,即交互稿
这些同学在产出方案之余,还有各自的职责。嗯,产品经理需要协调资源、控制需求和进度,项目经理需要和数据库管理员确认细节,测试经理需要在系统压力和安全上分析考虑,交互设计师需要协调整体视觉样式,等等。
团队沟通
邮件
坚持按要点(1、2、3)撰写邮件,不仅方便对方阅览,更有助于自己整理思路。要点根据重要紧急程度依次展开。需要后续跟进的部分,确认部门分工四要素,缺一不可。邮件发送给项目成员(比如前端开发),抄送给项目相关成员(比如主管)。
邮件的行文:对事、语言精炼、有进展。
重要的事情务必口头沟通确认。
会议
会议总是不讨人喜欢。故此,不论是会议组织者还是参与者,为了自己宝贵的时间,都有必要维护会议的高效性。根据项目阶段,粗浅地分为两类。
1、头脑风暴类
- 阶段:项目前期
- 目的:发散思维
- 要素:主题、思路、成果
2、议题类
- 阶段:项目中期和后期
- 目的:达成一致
- 要素:目的、问题、结论
功能与商业
确定需求(的价值、范围)后,便着手思考解决方案。很多方案是对产品功能的添删和改善,比如上传图片:
1.「上传图片」按钮。但一次只能上传1张图片
2.添加「批量上传」按钮,一次最多可以上传25张图片
3.删除「上传图片」按钮,更新「批量上传」按钮为「上传」,一次可以上传30张图片
4.优化视觉,突出「上传按钮」
5.优化方式,允许用于拖动图片到网页即可上传。同时将上限提高到50张
然而,功能通常滞后,而且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功能上的改进对专业的竞争对手来说几近透明,还记得脸谱用更改颜色来验证校内网「反应速度」的例子吧(别在意是否真实)。反之亦然,自己的产品也可以跟风很酷的功能。问题在于,这些功能的初衷是什么呢?
iPad 用户场景:商务应用
功能一定对应某个的需求;而需求并非孤立存在,必然融合到使用场景中。用户作为社会人,进入场景时也必然带着情绪(与感情)。用户场景可以看成对用户情感的细化与细分。以评价为例,我作为消费者,当然是商品评价越客观、越有用越好;自己购物评价不评价则不太在意(至少不强烈)。做评价的产品,我会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一、将现有的客观且有用的评价提炼出来
1.对商品的评价无非是偏好还是偏好,中评的价值不如好评和差评
2.有用=丰富=形容词≠泛泛而谈(比如「很好」这种词)
3.提炼,即一瞟页面就能看出,扫都不用扫
二、鼓励用户产生客观且有用的评价
1.人都是自利的,目的是利用产品将自利转化为同时利他。这句话比较绕,反过来说即将利他转化为自利。比如,小朋友帮助老奶奶过马路,得到老奶奶的表扬,可以有材料写作文,增强了自我肯定
2.可以评价某一条评价,并结合网站会员体系,积分信誉神马的
功能可以克隆,需求可以模仿,场景可以堆资源去覆盖,但情感只能亲自体会。一款没有情感灌注的产品,是没有灵魂的
3 ,也不可能做到极致。
一旦关注用户的情感,产品功能便顺其自然;有时甚至微不足道。
商业化的产品离不开商业意识。在《产品经理修炼之道》的座谈会上,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样一句话,大致是:「产品经理能不仅仅通过功能和技术解决问题,而要跳出来,不能只做技术范围内技术不做的事。」
至于张小龙说「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倒不以为然。
首先,「生活方式」难以定义,至少比「噱头」难。其次,这句话用任何其它大型互联网产品代替「微信」都比微信更合适。
个比方:QQ 是一种生活方式(有事儿您Q我),百度是一种生活方式(有问题,百度一下),淘宝是一种生活方式(淘不出手心),微博是一种生活方式(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不过这也没什么好叨的,毕竟微信取得了市场占有率的成功,还不如讨论「同样是腾讯的产品,为什么微信成功了,腾讯微博却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