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外包已经成为世界软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中国也在大力发展软件外包。在国内整个软件出口中,对日出口的比例高达70%。这似乎说明了中国的对日软件外包业务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事实却不然。尤其是在对日软件外包项目的运作上,还存在着计划失策、预计不准确、任务分配不科学等问题。
案例
D公司对日软件外包项目失败的故事
这是一个针对日本的软件外包项目。客户是日本的一家著名的大企业,全球500强之一。
客户要求的内容很多,也很严格,不仅要求使用指定的技术和工具,而且还自主开发了一个平台,要求在该平台上进行开发、测试;还有各种文档格式要求和技术要求;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工期,一定要在2个半月内提供高质量的、完整的产品。
中国数家企业参与了该外包项目。D企业是其中之一,主要负责该项目40本程序(本是实现一个完整功能的程序单位。一本程序也就是一个程序。这与我们国产软件的设定不一样。)的详细设计、编码以及单体测试工作。
成立项目组
项目立项后,D公司成立了项目小组。项目经理是一名在对日软件项目方面有多年开发经验的开发人员,但是,他是第一次带项目。项目经理下设三个小组:负责详细设计的DS小组(6名成员),负责编程的PG小组(5名成员)以及负责测试的PT小组(5名成员)。每一小组设置一名小组长,配备若干组员。(见图1)
同时,D公司在日方派驻了一名SE(高级分析设计人员),主要负责分析、设计以及中日两方的协调工作。DS人员具有丰富编程经验,提前1周进入了项目组工作。
之后,PG和PT小组成员开始进入项目。项目经理安排PG和PT小组1周内熟悉这个复杂的平台。
项目正式开始了。经过分析,项目组决定将40本程序分为A、B、C三类,分别包括10本,12本,18本程序。其中,A类的难度看起来似乎不高,是一些数据库表的维护工作,和业务没有太大关系,工作量也很少。B类和C类难度预计差不多,但是,分别属于不同的业务领域。
一个星期后,部分程序的详细设计出来了。为了保证工期,项目小组决定三个小组同时进行,并行工作。详细设计人员继续做详细设计,编码人员投入编码,而测试组成员同时编制测试设计书,并设计测试数据。
初试成功
项目经理决定PG小组首先从难度最小的A类程序入手,这样不仅可以看到成功的曙光,而且可以鼓舞大家的士气。于是,5名PG小组成员开始分别着手A类程序。一切都很顺利。1本程序差不多在2天内完成了。
一周后,A类程序全部编码完成,PT组开始测试,完成了一半的测试工作。随后,测试修改完毕后的5本程序交给日方确认,顺利通过,客户评价也极高。
于是,项目经理信心百倍,项目组成员也信心十足。经过仔细分析,剩下的B类和C类程序,可以根据处理侧重点的不同划分为入力系、Batch系、账票系三类,比例大致相当。项目经理也更新了进度计划。新的进度计划中,每名PG成员分别负责2本入力系、2本Batch系、2本账票程序。DS小组的工作也进展顺利。
遭遇难题
正当大家怀着胜利的喜悦继续前进的时候,PG小组遇到了很大的难题。日方提供的开发平台太复杂了。此时,项目小组才发现,已经开发完成的A类程序其实只是一种2层结构的程序,而B类、C类程序是复杂的3层结构,要搞清楚如何开发这些程序不只需要时间,更需要充足的经验和高超的技能。PG小组成员纷纷卡壳,不知道该在哪儿赋值,不知道该在哪儿取值,与以前接触的编程截然不同,似乎每本程序都有一个无穷的长链,只有龙头,没有龙尾,无法理清。
一周过去了,原定很顺利就编写完的程序的实际进度却是5%,或者10%,这并不是说,已经开发了5%或者10%,而是为了表明这些程序的开发工作已经开始,而向客户展现一种开发中的姿态(因为每日都要给客户发送进度报告)。于是,项目经理开始要求大家加班。
两周过去了,技术最好、经验最丰富的一名PG人员—小G的进度率达到了40%,而其他成员仍然在原地踏步。大家纷纷去请教小G,小G不耐烦地回答:“去看日方发过来的资料吧”。
烦躁,焦虑,疲劳,一名PG成员病倒了,打了个电话要请假。过了几天,又一名PG成员也来电话请假,说是感冒。三周后,也就是1个月后,除了10本C类程序全部开发完成,通过验证外,只有一本程序的进度率达到了80%。5名PG成员中的2名病倒了。大家都忙着从数百页的日文开发手册中寻找答案。
于是,项目经理开始要求PT组有经验的成员加入PG组以填补空白。
小G的程序完成了,可是运行后什么也没有。又经过一周,小G的程序基本可以运行了,但是还有很多的技术问题,测试结果极不理想。
紧急救“火”
工期已经非常逼近,不能再等了,于是项目小组开始向公司反映情况。公司立即从其他项目组中抽调了2名经验丰富的“技术高手”来协助。鉴于绝大部分程序的详细设计已经完成,召回了在日本的窗口SE—“业务高手”,同时安排大家都加班。
为了很好地运用小组中的知识财富,D公司安排小G不再继续开发工作,而是做技术总把关,做专职的问题解决能手。后来,集中大家的智慧,解决了入力系的入力难题,解决了Batch系的没有界面而有极多数据复杂处理问题,以及账票系的账票出力问题。
快到截止日期时,原有的PG成员中有2名开始长期请病假。
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加班加点,在预定截止日期的当天,所有程序都开发完毕,测试完毕,只是还有很多问题和错误需要修正。
为了保证工期,项目经理决定暂时将问题和错误隐蔽,将所有的测试报告中的“再确认”一栏填写上“OK”。项目经理提交所有预定提交的成果物。同时,PG和PT人员仍在继续奋战。
一周后,日方发过来大量问题,绝大部分是单本程序的问题。项目小组继续修正。一个月后,项目终于结束了,项目小组才得以解散。
分析
D公司软件外包项目败在哪儿?
目前软件外包业务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欧美,还是日本的一些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或者其他原因,都在将一些软件项目外包给其他国家成本较低的IT企业,印度的软件产业就是依赖于软件外包而成长、成熟。中国也已经举办了几次软件外包国际峰会,期望能够仿照印度,将中国的软件产业通过软件外包打入国际市场。
在日本软件外包市场,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在文化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言方面更远胜于其他国家的从业人员。因此,从日本的软件外包市场入手,是我国打入国际市场的首选,对日软件出口的比例高达70%。但是,很多对日软件外包项目并不是很成功,这个项目就是其中一个。
该项目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在一个月后的日本客户的《顾客满意度》调查表里,各项评价都较高,如“工期保证(5分),质量较好(4分)……”。看来,该项目得到了日方的认可。因为日本企业最重视的是工期,只要在预计的工期能够完整地提供产品,那么项目就是成功的。
但是,纵观项目的全过程,项目小组先是欢喜异常,觉得所谓的难度也不过如此,后来却感到惊慌失措,无法前进,原本骁勇善战的精兵猛将也只好当逃兵,称病请假。由此可知,虽然项目工期没有延迟,客户评价尚佳,但是,实际问题还有很多。
项目的四个隐患
仔细分析,可以总结如下:
1、项目技术复杂,出现技术瓶颈。在项目初期,项目组成员的技能对于B类、C类程序的技术要求来说,差距过大。以至于需要过多的时间来熟悉掌握。同时,由于时间原因以及这种技术瓶颈,导致本应熟悉业务流程的时间用在了解决技术难题上,从而导致本来不是很难的业务也成了一大难题。
2、开发人员信心不足。在项目后期,发生怯场称病请假的情况,这在软件行业里似乎并不多见。他们似乎已经顾不了自己应尽的职责和责任了。不是他们没有责任感、没有职业道德,而是他们实在受不了了。整天坐在计算机前,却无法解决问题,1周、2周都没有一点进展。正是由于责任感,使得他们异常焦虑,而焦虑使得他们实在承受不了这种压力和氛围,与其最后被逼得生病,还不如先请假回家。
3、项目管理不严。先是一名成员生病、请假。似乎请假太简单了,一个电话就可以了,不需要医院证明,还能拿到70%的工资,项目经理还和蔼可亲,温和的说“好好在家休息”。对此,其他成员肯定会有猜疑,觉得自己挺亏,最后也要请假,而项目经理也不好意思不批准。
4、急功近利,遮掩问题。其实,项目开展三周后,项目的问题就已经很突出了。可是,由于刚刚当上项目经理,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了掩盖已经发现的问题,项目经理没有向上级汇报问题,而是将自己的责任推给项目组成员,让大家加班加点,完成任务。直到离期限不到三周,实际完成的具备未知难度的B类和C类程序的开发工作量还不到1/30的时候,项目经理才知道不能遮掩了,这时才向高层汇报情况。经过公司高层的协调,才得已抽调人员,及时解决问题。
谨防项目计划不切实际
以上四个原因,似乎都是很明显的表面问题,那么,最主要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呢?究其根源可知,问题其实出在项目经理上,最主要的问题是项目计划过于乐观,而且不切实际、不合理。
其实,在项目早期,项目小组成员对日方的数百页的开发手册有些敬畏,都感觉到这个项目有些难度,但是,不知道难度具体有多大。
项目经理为了稳住军心,先将难度最小的A类程序排在进度计划的最前沿,这本无可厚非。因为按照开发A类程序的进度,他看似客观其实主观而且极为乐观地做了如下推算:1名PG
用2天完成1本程序,加上B类C类程序的难度,保守估计4天时间1本。那么完成40本程序的编程大概需要32天。一名测试人员用1天时间设计一本程序的测试设计书,2天测试完毕。一本程序在PT上大概需要3天时间,保守估计5天。完成40本程序的编程大概需要40天,编程可行。而且,测试不存在较大的难度,只是工作量的问题。总工期是44天。实在时间紧张,还可以安排加班。测试能力足够。测试没有太大的风险。
但是,他忽略了一点,为了稳住军心、增强信心的目的似乎有些单纯,以至于在达到这一目标后,在项目组成员从对项目的敬畏和担心中解脱出来后,随后就忘记了难度和复杂性,而和项目组成员一样欢呼雀跃,丧失了危机感,从而制定了较为糟糕的任务分配计划和进度计划,导致后期出现技术瓶颈,而又迫于期限,击垮了项目组成员,吓退了本应神勇的战士。
任务分配要科学
由于忘却了难度和复杂性的威胁,项目经理的任务分配计划也出现了问题。
在他的乐观估计下,项目肯定会异常成功。因此,他在A类程序成功完成的情况下,分配每名PG成员分别负责2本入力系、2本Batch系、2本账票系程序。这样一来,每一名PG成员都需要去学习掌握如何编程入力系程序、Batch系程序、帐票系程序,需要处理这些复杂的程序中潜在的技术难题。
但是,所有的入力系程序都是具有相同点的,只要写好了一本,其他的程序就可以仿照,可以说,如果写第一本需要15天时间,那么写第2本可能只需要4天时间。同样,Batch系程序和帐票系程序也具有类似的特点。
正是由于项目经理忽略了这种学习能力,导致他安排了大家去做同样的攻关工作,造成智力和时间的浪费,也影响了大家的情绪。直到后来才安排出专门的技术专家,集中解决问题,其他成员在技术专家指导下工作,提高了开发效率。
计划失策、预计不准确、缺乏危机感、任务分配不科学,是这个项目的主要问题,也是项目经理的最大问题。正是由于这些问题,导致了项目的差点失败。
事实上,这个项目并不是如客户评价的那样极佳,虽然通过种种措施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完成,但仍然留下了大量问题。因为,只要每本程序的质量得到保证,而设计书又是经过数次评审的,那么客户方发现的问题应该很少,而且应该只是一些业务流程问题。可是,提交项目产品后,客户发现的大部分问题是单本程序的问题,因此,该项目算不上成功。
据笔者所知,该项目在对日外包软件项目中具有一定普遍性。由此可知,规范项目管理流程,使项目小组中每个人包括项目经理和技术能手,对项目的影响缩小化,是中国对日软件外包企业需要关注和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整个软件行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或CMM认证或CMMI认证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公司高层配备足够的质量保证人员或者项目管理办公室成员,应该能够对项目进展情况随时进行了解,也就能够尽早发现项目中的种种问题,从而避免后期的各种不得已的补救措施,引领项目成功。
图1 项目组织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