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
如何在一个系统中融合OLTP型随机读写能力与OLAP型分析能力,Kudu提供了优秀的设计思路。
本文来自csdn,由火龙果软件Anna编辑、推荐。 |
|
本文主要从Kudu的设计论文着手,结合与HBase的对比分析,来初步揭示Kudu的设计原理,部分设计在最新的Kudu版本中可能已经过时,但最初的设计思想依然值得借鉴。
1Kudu的设计初衷
在介绍Kudu是什么之前,还是先简单的说一下现存系统针对结构化数据存储与查询的一些痛点问题,结构化数据的存储,通常包含如下两种方式:
静态数据通常以Parquet/Carbon/Avro形式直接存放在HDFS中,对于分析场景,这种存储通常是更加适合的。但无论以哪种方式存在于HDFS中,都难以支持单条记录级别的更新,随机读取也并不高效。
可变数据的存储通常选择HBase或者Cassandra,因为它们能够支持记录级别的高效随机读写。但这种存储却并不适合离线分析场景,因为它们在大批量数据获取时的性能较差(针对HBase而言,有两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是HFile本身的结构定义,它是按行组织数据的,这种格式针对大多数的分析场景,都会带来较大的IO消耗,因为可能会读取很多不必要的数据,相对而言Parquet格式针对分析场景就做了很多优化。
二是由于HBase本身的LSM-Tree架构决定的,HBase的读取路径中,不仅要考虑内存中的数据,同时要考虑HDFS中的一个或多个HFile,较之于直接从HDFS中读取文件而言,这种读取路径是过长的)。
可以看出,如上两种存储方式,都存在明显的优缺点:
直接存放于HDFS中,适合离线分析,却不利于记录级别的随机读写。
直接将数据存放于HBase/Cassandra中,适合记录级别的随机读写,对离线分析却不友好。
但在很多实际业务场景中,两种场景时常是并存的。我们的通常做法有如下几种:
数据存放于HBase中,对于分析任务,基于Spark/Hive On HBase进行,性能较差。
对于分析性能要求较高的,可以将数据在HDFS/Hive中多冗余存放一份,或者,将HBase中的数据定期的导出成Parquet/Carbon格式的数据。
明显这种方案对业务应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容易导致在线数据与离线数据之间的一致性问题。
Kudu的设计,就是试图在OLAP与OLTP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结合点,从而在一个系统的一份数据中,既能支持OLTP型实时读写能力又能支持OLAP型分析。另外一个初衷,在Cloudera发布的《Kudu:
New Apache Hadoop Storage for Fast Analytics on Fast
Data》一文中有提及,Kudu作为一个新的分布式存储系统期望有效提升CPU的使用率,而低CPU使用率恰是HBase/Cassandra等系统的最大问题。下面的章节中,主要从论文所揭示的内容来解读Kudu的设计原理。
2 Kudu的原理介绍
Kudu自身的架构,部分借鉴了Bigtable/HBase/Spanner的设计思想。论文的作者列表中,有几位是HBase社区的Committer/PBC成员,因此,在论文中也能很深刻的感受到HBase对Kudu设计的一些影响,因此,在本文的多个地方都有谈及Kudu与HBase在设计上的异同。
2.1 表与Schema
Kudu设计是面向结构化存储的,因此,Kudu的表,需要用户在建表时定义它的Schema信息,这些Schema信息包含:列定义(含类型),Primary
Key定义(用户指定的若干个列的有序组合)。数据的唯一性,依赖于用户所提供的Primary Key中的Column组合的值的唯一性。
Kudu提供了Alter命令来增删列,但位于Primary Key中的列是不允许删除的。
Kudu当前并不支持二级索引。
2.2 API
Kudu提供了Java/C++两种语言的API(尽管也提供了Python API,但尚处于Experimental阶段)。通过这些API,可以进行如下一些操作:
Insert/Update/Delete
批量数据导入/更新操作
Scan(可支持简单的Filter)
2.3 事务与一致性模型
Kudu仅仅提供单行事务,也不支持多行事务。这一点与HBase是相似的。但在数据一致性模型上,与HBase有较大的区别。
Kudu提供了如下两种一致性模型:
Snapshot Consistency
这是Kudu中的默认一致性模型。在这种模型中,只保证一个客户端能够看到自己所提交的写操作,而并不保障全局的(跨多个客户端的)事务可见性。
External Consistency
最早提出External Consistency机制的,应该是在Google的Spanner论文中。传统关系型数据库中的两阶段提交机制,需要两回合通信,这过程中带来的代价是较高的,但同时这过程中的复杂的锁机制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可用性问题。一个更好的实现分布式事务/一致性的思路,是基于一个全局发布的Timestamp机制。Spanner提出了Commit-wait的机制,来保障全局事务的有序性:如果一个事务T1的提交先于另外一个事务T2的开始,则T1的Timestamp要小于T2的TimeStamp。我们知道,在分布式系统中,是很难于做这样的承诺的。在HBase中,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所有RegionServer中的SequenceID发布自同一个数据源,那么,HBase的很多事务性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然后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个全局的SequenceID数据源将会是整个系统的性能瓶颈点。回到External
Consistency机制,Spanner是依赖于高精度与可预见误差的本地时钟(TrueTime API)实现的(即需要一个高可靠和高精度的时钟源,同时,这个时钟的误差是可预见的。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Spanner论文,这里不赘述)。Kudu中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来实现External
Consistency,基于Timestamp扩散机制,即,多个客户端可相互通信来告知彼此所提交的Timestamp值,从而保障一个全局的顺序。这种机制也是相对较为复杂的。
与Spanner类似,Kudu不允许用户自定义用户数据的Timestamp,但在HBase中却是不同,用户可以发起一次基于某特定Timestamp的查询。
2.4 Kudu的架构
Kudu也采用了Master-Slave形式的中心节点架构,管理节点被称作Kudu Master,数据节点被称作Tablet
Server(可对比理解HBase中的RegionServer角色)。一个表的数据,被分割成1个或多个Tablet,Tablet被部署在Tablet
Server来提供数据读写服务。?
Kudu Master在Kudu集群中,发挥如下的一些作用:
1. 用来存放一些表的Schema信息,且负责处理建表等请求。
2. 跟踪管理集群中的所有的Tablet Server,并且在Tablet Server异常之后协调数据的重部署。
3. 存放Tablet到Tablet Server的部署信息。
Tablet与HBase中的Region大致相似,但存在如下一些明显的区别点:
Tablet包含两种分区策略,一种是基于Hash Partition方式,在这种分区方式下用户数据可较均匀的分布在各个Tablet中,但原来的数据排序特点已被打乱。另外一种是基于Range
Partition方式,数据将按照用户数据指定的有序的Primary Key Columns的组合String的顺序进行分区。而HBase中仅仅提供了一种按用户数据RowKey的Range
Partition方式。
一个Tablet可以被部署到了多个Tablet Server中。在HBase最初的架构中,一个Region只能被部署在一个RegionServer中,它的数据多副本交由HDFS来保障。从1.0版本开始,HBase有了Region
Replica(HBASE-10070)特性,该特性允许将一个Region部署在多个RegionServer中来提升读取的可用性,但多Region副本之间的数据却不是实时同步的。
图1 Kudu的数据多副本机制
图2 HBase的数据多副本机制
2.5 Kudu的底层数据模型
Kudu的底层数据文件的存储,未采用HDFS这样的较高抽象层次的分布式文件系统,而是自行开发了一套可基于Table/Tablet/Replica视图级别的底层存储系统。这套实现基于如下的几个设计目标:
可提供快速的列式查询。
可支持快速的随机更新
可提供更为稳定的查询性能保障。
为了实现如上目标,Kudu参考了一种类似于Fractured Mirrors的混合列存储架构。Tablet在底层被进一步细分成了一个称之为RowSets的单元:
图3 RowSets
MemRowSets可以对比理解成HBase中的MemStore, 而DiskRowSets可理解成HBase中的HFile。MemRowSets中的数据按照行试图进行存储,数据结构为B-Tree。MemRowSets中的数据被Flush到磁盘之后,形成DiskRowSets。
DisRowSets中的数据,按照32MB大小为单位,按序划分为一个个的DiskRowSet。
DiskRowSet中的数据按照Column进行组织,与Parquet类似。这是Kudu可支持一些分析性查询的基础。每一个Column的数据被存储在一个相邻的数据区域,而这个数据区域进一步被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的Page单元,与HBase
File中的Block类似,对每一个Column Page可采用一些Encoding算法,以及一些通用的Compression算法。
既然可对Column Page可采用Encoding以及Compression算法,那么,对单条记录的更改就会比较困难了。前面提到了Kudu可支持单条记录级别的更新/删除,是如何做到的?与HBase类似,也是通过增加一条新的记录来描述这次更新/删除操作的。一个DiskRowSet包含两部分数据:基础数据(Base
Data),以及变更数据(Delta Stores)。更新/删除操作所生成的数据记录,被保存在变更数据部分。
图4 Delta Store Design
从上图(源自Kudu的源工程文件)来看,Delta数据部分应该包含REDO与UNDO两部分,这里的REDO与UNDO与关系型数据库中的REDO与UNDO日志类似(在关系型数据库中,REDO日志记录了更新后的数据,可以用来恢复尚未写入Data
File的已成功事务更新的数据。 而UNDO日志用来记录事务更新之前的数据,可以用来在事务失败时进行回滚),但也存在一些细节上的差异:
REDO Delta Files包含了Base Data自上一次被Flush/Compaction之后的变更值。REDO
Delta Files按照Timestamp顺序排列。
UNDO Delta Files包含了Base Data自上一次Flush/Compaction之前的变更值。这样才可以保障基于一个旧Timestamp的查询能够看到一个一致性视图。UNDO按照Timestamp倒序排列。
2.6 数据读写流程
写数据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5 Write Path
Kudu不允许用户数据的Primary Key重复,因此,在Tablet内部写入数据之前,需要先从已有的数据中检查当前新写入的数据的Primary
Key是否已经存在,尽管在DiskRowSets中增加了BloomFilter来提升这种判断的效率,但可以预见,Kudu的这种设计将会明显增大写入的时延。
数据一开始先存放于MemRowSets中,待大小超出一定的阈值之后,再Flush成DiskRowSets。这部分已经在图4中有详细的介绍。随着Flush次数的不断增加,生成的DiskRowSets也会不断的增多,在Kudu内部也存在一个Compaction流程,这样可以将已经存在的多个存在Primary
Key交集的DiskRowSets重新排序而生成一个新的DiskRowSets。如下图所示:
图6 RowSet Compaction
读数据的流程,既要考虑存在于内存中的MemRowSets,又要读取位于磁盘中的一个或多个DiskRowSets,在Scanner的高层抽象中,应该与HBase类似。如下重点提一些细节的优化点:
通过Scan的范围,与每一个DiskRowSets中的Primary Key Range进行对比,可以首先过滤掉一些不必要参与此次Scan的DiskRowSets。
Delta Store部分,针对记录级别的更改,记录了Base Data中对应原始数据的Offset。这样,在判断一条记录是否存在更改的记录时,将会更加的快速。
由于DiskRowSets的底层文件是按照列组织的,基于一些列的条件进行过滤查询时,可以优先过滤掉一些不必要的Primary
Keys。Kudu并不会在一开始读取的时候就将一行数据的所有列读取出来,而是先读取与过滤条件相关的列,通过将这些列与查询条件匹配之后,再来决定是否去读取符合条件的行中的其它的列信息。这样可以节省一些磁盘IO。这就是Kudu所提供的Lazy
Materialization特性。
2.7 Raft模型
Kudu的多副本之间的数据共识协议采用了Raft协议,Raft是比Paxos更容易理解且更简单的一种一致性协议。
关于Raft的更多信息,请参考:https://raft.github.io/
3 Kudu与HBase的区别
这里再总结一下Kudu与HBase的一些大的区别点:
Kudu的数据分区方式相对多样化,而HBase较单一。
Kudu的Tablet自身具备多副本机制,而HBase的Region依赖于底层HDFS的多副本机制。
Kudu底层直接采用本地文件系统, 而HBase依赖于HDFS。
Kudu的底层文件格式采用了类似于Parquet的列式存储格式,而HBase的底层HFile文件却是按行来组织的。
Kudu关于底层的Flush任务以及Compaction任务,能够结合忙时或者闲时进行自动的调整。HBase还尚不具备这种调度能力。
Kudu的Compaction无Minor/Major的区分,限制每一次Compaction的IO总量在128MB大小,因此,并不存在长久执行的Compaction任务。
Compaction是按需进行的,例如,如果所有的写入都是顺序写入,则将不会触发Compaction。
Kudu的设计,既兼顾了分析型的查询能力,又兼顾了随机读写能力,这样,势必也会付出一些代价。 例如,写入数据时关于Primary
Key唯一性的限制,就要求写入前要检查对应的Primary Key是否已经存在,这样势必会增大写入的时延。而底层尽管采用了类似于Parquet的列式文件设计,但与HBase类似的冗长的读取路径,也会对分析性的查询带来一些影响。另外,这种设计在整行读取时,也会付出较高的代价。
4 Kudu与现有系统的对接
Kudu提供了与如下一些系统的对接:
MapReduce: 提供针对Kudu用户表的Input以及Output任务对接。
Spark: 提供与Spark SQL以及DataFrames的对接。
Impala: Kudu自身未提供Shell以及SQL Parser,所以,它的SQL能力源自与Impala的集成。在这些集成中,能够很好的感知Kudu表数据的本地性信息,能够充分利用Kudu所提供的过滤器对查询进行优化,同时,Impala本身的DDL/DML语法针对Kudu也做了一些扩展。可以想象,Cloudera在Impala与Kudu的集成上,一定会有更多的发力点。
5Kudu的适用场景
Todd Lipcon在Strata+Hadoop World 2015大会上所提供的主题为《Kudu:
Resolving transactional and analytic trade-offs in
Hadoop》的演讲中,这样子描述Kudu的适用场景:
6 Kudu Benchmark数据解析
如下是对Kudu WhitePage中所提供的一些Benchmark性能测试数据的简单解析(详细的结果请参考论文的第6章节):
1.基于TPC-H测试标准:针对Impala On Parquet以及Impala
On Kudu做了对比测试,Impala On Kudu的平均性能比Impala On Parquet提升了31%。这是由于Kudu所提供的Lazy
Meterialization特性以及对对CPU效率的提升而带来的成果。
2.Impala-Kudu与Phoenix-HBase的对比:测试使用到了TPC-H中的lineitem一表,共导入了62GB的CSV格式的数据。在导入Phoenix时使用了Phoenix所提供的CsvBulkLoadTool工具。测试时的一些配置信息如下所示:
为Phoenix表划分了100个Hash Partitions。为Kudu创建了100个Tablets。
HBase采用默认的Block Cache策略,为每一个RegionServer配置了9.6GB的Cache内存。而Kudu配置了1GB的Block
Cache的进程内存,但同时还依赖于操作系统的Buffer。
HBase表中采用了FAST_DIFF的Block Encoding算法,未启用任何压缩。
数据导入到HBase中之后,主动触发了一次Major Compaction,来确保数据的本地化率。62GB原始数据导入到HBase中之后的总大小约为570GB(这是由于未启用Compression压缩,同时,由于多个列都是独立存在的带来的膨胀导致),而导入到Kudu中之后的大小约为227GB。如下是相应的对比测试场景以及对比结果:
除了基于Key值的整行数据的查询性能,Phoenix有明显的优势以外,其它的基于整表扫描,或者是基于一些列的查询,Impala-Kudu是有明显的优势的。
基于Scan + Filter的查询,HBase本身就不擅长。
3.随机读写能力的对比
如下是对比测试的一些场景:
如下是对比测试的结果:
关于加载以及Zipfian分布模式下,HBase的优势更加明显,当前Kudu也正在做关于Zipfian分布模式下的优化(KUDU-749),而在Uniform模式下,HBase的优势稍弱。整体来看,在随机读写上,Kudu的设计较之HBase而言,存在一些劣势,这是为了兼顾分析型查询所付出的一些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