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软件工程组织 |
Project2000专题知识(3) |
北京中科项目管理研究所 席相霖 2002年04月15日 |
Project 2000 何帮您管理项目 网络计划技术是现代管理科学中比较盛行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它以缩短工期、提高效率、节约劳力、降低消耗为目标。采用这种技术,不仅在计划制定期间求得工期、资源、成本的优化,更重要的是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和调整,能够保证项目预定目标的实现。 Project 2000是一个功能强、管理细腻、操作方便的优秀项目管理网络计划软件。它为您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项目描述和计算的方法及模型,通过这个软件生成的图、表或文件,使所有参加项目工作的人员对于项目的理解达到共识,从而能够协调一致地工作,出色地完成项目。
这个软件的理论基础是国际上公认的关键路径法(CPM)和计划评审技术(PERT)。它采用的网络模型为肯定型网络。它是如何帮助您管好项目的呢?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帮您快速地建立项目计划 为建设一个20层高的一栋大楼编制计划,按常规的方法,您要完成一份正确的网络计划图,至少要一个星期的时间进行设计、参数计算、校对、成图。如果需要在原方案上做些修改,您就不得不重新再算一遍,时间成倍地增长,简直无法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形势。Project
2000则把您最费时、费力的工作都承担起来,使您能轻松愉快地完成项目计划的制定工作。Project 2000只需要您提供基本的数据,如:项目任务的名称、持续时间、在任务上工作的人员和设备的工作量,以及项目任务之间的关系就足够了,其它的工作它都会自动地为您完成。像前面所说的大楼,一个项目经理,只需要2个小时就可以做完这个项目计划,如果您要修改、增删、优化,您只需把修改的地方输入给Project
2000,它会按您新的意图自动重新计算,在几秒内就给您出结果。以前,您需要自己计算出关键路径,计算每个任务的时差,在Project 2000中您就不必操这个心,他会自动计算出关键路径,自动计算出每个任务和整个项目的开工、完工日期,告诉您项目能否能如期竣工,告诉您资源分配是否合理,这样的高效的助手哪里可寻呢?
按任务生命期阶段帮您管好项目中的工作任务 项目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工作、任务组成的。当这些活动、工作、任务一一最终完成后,项目也就完成。Project
2000把为完成项目所安排的这些活动抽象为"任务",根据具体项目内容,也称为"工序","事件"等等。一个项目就是由众多具有特定依赖关系的任务组织起来的。管好任务是Project
2000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个项目经理经常关心的是项目任务已经完成了多少?原计划是怎样的?还有多少工作量需要完成?按当前的进度能否完成预定目标?经理的这些思路,Project
2000都编在软件之中。Project 2000把一个任务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进行管理,即:比较基准计划(原始计划)、当前计划、实际计划和待执行计划(剩余计划或未完成计划〕。它为每个阶段的计划都设置了数据域,用户随时都可以查看。这几个计划所代表的内容和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比较基准计划(原始计划) 这里的计划数据记录了最初制定项目计划时项目的状态情况。由于项目一旦开始运作执行,项目计划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中,如何评价实际实施的计划的好坏?与最初安排的计划相比,是按计划、超前还是落后了?为了给项目经理随时进行比较提供素材,Project
2000把最初编制的计划作为"比较基准"存储起来,这个计划数据在项目调整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无论何时,当需要原始计划数据时您都可以从这个计划数据域中得到。 实际计划 实际计划是指那些已经开始实施但未完成,或已经全部完成的任务计划。已经实际执行的计划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有两点,即它是计算项目产值的依据,也是规划和预测当前和未来计划的基本信息。Project
2000设置"实际计划"数据域,让用户把已经完成的工作和未完成的工作区分得一清二楚。一旦一个任务的实际计划生效,Project 2000会按实际计划自动修正当前计划,并且据此计算和预测整个项目计划。 待执行计划 对于经理而言,不仅要考虑一个任务已经完成了多少,还必须知道还有多少剩余的工作量需要完成,这就是Project
2000为经理们设置的"剩余计划",或"待执行计划"。如果一个任务已经开始但还没有做完,系统会根据完成情况自动计算剩余工作量,并重新测算需要的工期和成本。 由于Project 2000按经理们的思路设置了相应的计划数据,使得项目动态跟踪就变得非常容易,也显示了这个软件的巨大生命力。用户把采集到的项目任务完成和变动情况输入到Project
2000后,系统就按项目实际发生的数据进行整个项目计划的计算,确定新的关键路径,预测整个项目前景。您能在同一张表上或横道图上查看到一个任务"比较基准计划"、"已经完成的计划"、和
"待执行的计划"的各种数据,依据这些充分的数据进行精心安排调配,定会按期完成项目。 重视分配,管好人员设备和资金资源 人员、台班设备和资金是项目经理关心的另一个重要议题。您每时每刻都在考虑着在项目的每个阶段需要多少技工、小工?需要多少运输设备?需要多少资金?Project
2000也为您考虑到这些问题。它把在完成项目任务活动中投入的人员、机械台班设备和材料、资金等抽象化为"资源"。"资源管理"是Project
2000的第二项重要内容。它能帮助您管理好如下的事项: 帮您建立起来资源库,让您使用起来非常顺手。 自动检查资源在分配过程中是否有"冲突"发生。由于您在为任务分配资源时是按照实际需要分配的,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是否在某段时间内会超出资源实际拥有量,因此,冲突经常发生,Project
2000根据每个任务的资源使用情况计算整个项目的资源需求曲线,自动指出"超负荷分配"发生在那些任务上,帮助您分析调整。Project 2000能够帮助您自动进行资源平衡。 Project 2000自动为您排出每个资源承担的任务上的日程、工作量和成本表。对于时刻处在变化之中的项目计划来说,由人工来统计资源在整个项目中的安排日程是一件非常烦琐的事情,但Project
2000却能提供完善的清单。Project 2000提供的"资源使用状态"视图,逐个资源列出他们承担的任务、在每个任务上工作的日期、人数、工作量、费用、累计工作量和累计费用等等。 您经常需要从项目评价的角度看看项目运作的情况,"挣得值法"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方法。Project 2000早已为项目、为任务、为资源计算投入/产出分析指标作好了准备,它为您计算: BCWS 工作计划执行的预算成本 您只要用鼠标键选择相应的表格,就能看到这些指标的真实数据,对于每个运作情况做出科学的评估分析,不需要自己再做任何计算。 从多角度描述项目-丰富的图表 为了管理好项目,您需要反映项目情况的各种图形,需要得到各种数据,需要各种报告,以便向领导或董事会汇报。这些事已经不再需要您亲自动手去画、去写,Project
2000不仅为您制定了计划,也为您提供了能反映项目全部状态的丰富的图形和文字报告。您需要什么数据它就能为您提供出来。 网络图 网络图是以描述任务关系为重点的信息,Project 2000本身提供了单代号网络图,这是与国际上接轨的。如果您习惯使用双代号网络图,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北京中科项目管理研究所为您开发了双代号网络图处理系统AonAPlot。在Project
2000的网络图上您可以选择任意5种任务信息进行显示。通过选择不同类别的信息,您可以建立基本信息网络图、基线网络图、跟踪网络图、费用网络图等等。 横道图 横道图是以表述任务时间关系为重点的信息。Project 2000把横条图和表结合在一起,使得您既能以图形方式形象地查看任务信息,又能看到具体的数据,便于理解项目。横道图上可以显示出工序的关系线。由于此特性的存在,在查看横道图时,不仅能看出每个任务的开工、完工时间,而且能够知道任务的紧前和紧后工序,就像在网络图上工作一样。
可以把工序信息直接显示在横道条的四周。减少了需要经常把横道条和任务名称一一对应的麻烦,使您把注意力集中在分析重要信息上。横道条上可以把每个任务的基线计划、当前计划、实际计划、完成百分比、时差同时显示出来,便于进行综合分析。 资源图 资源图是以反映资源使用状况为重点的信息。Project 2000为资源分析和跟踪提供了8种图形,包括了资源方方面面的信息,它既可以显示单个资源的信息图,也可以显示全部资源的信息图。包括:
资源需求曲线图 资源在各个时间区段需求数量 为您管理好项目,Project 2000准备了浩瀚的信息。这看起来是一件大好事。但是怎样从众多的信息海中把当前实际需要的信息抽取出来,确是一个现实的问题。Project
2000为您设置了"筛选器",使用它,您可以随心所欲地把需要的信息过滤出来。Project 2000为您内置了多种筛选器,它帮助您建立各种文字报告,报告内容覆盖面广,您可以直接使用。它也为您提供了手段,您可以自己根据需要建立新的任务和资源的各种报告。系统内置的报告有: 项目摘要报告 项目汇总报告 任务报告 未开始任务报告,正在进行的任务报告,已经完成任务报告,推迟开始的任务报告,马上开始的任务报告,进度拖后的任务报告,最高层任务报告,关键任务报告,使用某种资源的任务报告,超出预算的任务报告,本周进行的任务报告,本月任务报告,本季度任务报告,本年度任务报告,任务基本信息报告。
资源报告 预算报告,超强度分配资源报告,超出预算资源报告,资源工作安排报告,工作量报告,周(月,季,年〕现金流报告,挣得值报告,资源基本信息报告。 当您需要其中的任一报告时,只要您做一个选择,它就把报告给您打印出来。 Project 2000为您提供项目各个方面信息,使您的管理更高效有序。
|
版权所有:UML软件工程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