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发展的就是这样快,几年前,大部分企业还在讨论云计算是什么、思考是否该采用云计算,而今,不管是私有云,还是公有云,或者混合云都已经有了广泛的落地实例,云计算以一种不可逆转的势头,为整个时代带来了新的IT变革。
云计算也推动了传统IT企业的转型。今年,百年老店IBM首度提出了“IBM即服务”的新战略,以“CAMS”为战略重心,即“Cloud”云计算、“Analysis”大数据及分析、“Mobility”移动、“Social”社交四大领域。不难发现,IBM将“Cloud”放在了首位,因为“云计算”是其他三个方向能够推行和实现的重要基础,是IBM转型成功的关键。
在IBM的云计算战略中,最受人关注的莫过于“两朵云”:CMS(Cloud Managed Services)和Softlayer,那么这两者有何区别呢?
“定制化”和“标准化”的不同
我们知道,云计算诞生的初衷是为了更加高效的组织和交付IT资源,根据企业应用和需求的不同,云计算服务也分化成了不同的种类,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自建私有云,比如银行和大型企业,这些企业非常注重云计算的安全性,需要对云完全掌控;第二种称之为第三方管理私有云,即企业建设好私有云后交由第三方来进行管理;第三种是托管私有云,企业如果不想自建数据中心,可以将云计算直接托管到第三方数据中心;第四种是共享私有云方案,即多个企业共享私有云服务;第五种是面向公众的云服务,由更多的用户共享资源。
CMS是一种托管公有云服务,它能够根据企业需求“私人定制”,将IBM CMS云平台直接放在客户的数据中心,由IBM提供现场维护;或者是将客户的云计算直接托管到第三方数据中心,比如世纪互联。看上去,这很像IBM传统的IT外包服务,实际上,CMS就像是IBM通过“云”的方式来提供IT“外包”服务,就是把IBM IT外包服务的整个体系,包括整体的架构、运维管理和团队整个搬到了“云”上。
而Softlayer是一个广泛的公有云服务,就像我们所熟知的AWS一样,它提供的是“标准化”的云服务。SoftLayer在世界各地以统一的、标准化的方式建立数据中心,每座数据中心都能够提供相同的全自动化的服务组合,包括物理裸机服务器、共享云服务器、私有云平台等多种选择,非常灵活。Softlayer很特别的提供了物理裸机服务器,在性能、价格上更有优势。比如,有很多中国用户购买Softlayer物理裸机服务器,然后切割成多个虚拟机在淘宝上出售。Softlayer目前在全球140个国家有着25000个客户,具有超过25万台服务器。
如果用汽车来比喻的话,CMS就像手工定制的高端汽车,而Softlayer就像面向更广泛人群的量产汽车,当然,量产并不代表着低端。
面向客户和应用不同
CMS它所面向的是企业级客户和核心业务,包括制造、SAP、Oracle环境、银行开发环境等,故而更加强调高可用性和高安全性。它提供了4个级别的单一虚拟机OS级别的SLA,铜牌服务为99.5%,银牌服务为99.7%,金牌服务为99.9%,白金服务为99.95%,也是全球最高级别的SLA;CMS还使用自动化流程帮助管理合规与安全性、性能和可靠性标准,并更迅速地启用有质量保证的生产就绪型环境,这是其他公有云很难做到的。
为了保证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CMS为客户提供了一整套的打包保护方案。比如客户只购买了一个虚拟机,实际上后台包括云管理、整个平台的冗余性平台、包括架构备份和数据备份都已经打包在里面。在一个普通的云数据中心80%以上的服务器都可以租赁,而在CMS数据中心服务器能提供给客户的服务器只有一半,另外一半都是用于管理、数据备份、监控的服务器和设备。
得益于这种高安全性和可靠性,CMS能够成为一种“灾备”的方案。比如那些对资产敏感度较高、同时追求业务高可靠性的企业,可以将灾备放置于CMS环境,这样比自建数据中心进行灾备要节省不少成本。
而Softlayer提供的是公有云服务,它主要基于x86环境。相比CMS,Softlayer的客户则要更加广泛,主要面向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大数据、社交和移动应用等。CMS提供了4个级别的SLA,是唯一承诺单一虚拟机可用性的公有云产品,而Softlayer更加偏重于解决企业快速发展、基础架构灵活性的问题,更能够快速扩充。
虽然没有像CMS那样苛刻,Softlayer同样希望用性能和安全性来吸引用户。Softlayer为了保证虚拟机的性能,虚拟机核心和物理核心的比例是1比1,也就是说,虚拟机的一个处理核心其实就是一个物理核心,而有些公有云提供商的物理和虚拟核心比例是1比6甚至1比8,经测算,Softlayer的平均测试效能为AWS的15倍。在安全性上,Softlayer获得了十几种安全机制,每台物理服务器都安装了5个网卡,实现了公网、管理网和内网的物理隔离,提供了更高的安全系数。此外,Softlayer提供了超过2200个API,让用户能够轻松的开发自己的公有云界面。
Softlayer服务能够通过公网访问,而CMS则需要通过专线或者VPN,相比之下,后者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实际上,面向客户和应用的不同决定了CMS和Softlayer存在着可靠性和安全性上的差异,这并不能成为评判两者高低上下的依据,毕竟更高的可靠和安全也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销售方式不同
CMS和Softlayer两者的销售模式也有不同,其中,Softlayer购买很简单,直接在网站通过信用卡订购所需形式的云服务即可。而CMS则要复杂的多。CMS需要IBM(或者合作伙伴)的深度参与,从咨询、规划到迁移,IBM云架构师会帮助客户制定云路线图及云战略,从整体上进行策划和设计。在一套CMS方案中,云计算的策略和设计、云计算的实施和云计算的迁移服务,这三大方面都必不可少。
CMS和Softlayer:互补的两朵云
公有云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众多玩家的加入,AWS一家独大,Azure、RackSpace、Google等巨头也是有力的竞争者。IBM在公有云市场的布局并不算早,但如今已经明确了方向:在IBM的公有云布局中,CMS和Softlayer都是面向公有云的解决方案。但两者各自特点鲜明,CMS提供定制化服务,面向大型企业核心业务;Softlayer提供标准化服务,面向中小企业和新兴业务,两者市场并不会出现重叠,而是一种“互补”的关系。IBM希望借助这两个有力的武器,快速在已经进入寡头时代的公有云市场奠定基础。
无论CMS,还是Softlayer,IBM都不打算通过参与价格战来吸引客户,而是以为企业提供“高价值”云计算为卖点,提供更好的方案和服务。
目前,IBM CMS已经通过和世纪互联合作的形式落地中国,而Softlayer香港数据中心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作为转型中的重要部分,IBM不惜重金投入公有云的建设,今年1月,IBM宣布将投入12亿美元将全球云数据中心扩充到40个,紧接着,IBM又宣布投资10亿美元用于建立在Softlayer基础上的平台即服务BlueMix,为开发人员提供云服务。历史上,IBM是一家追求高回报的公司,在公有云市场的重金投入,IBM当然期待着更大的回报。还是一句老话,成功与否,还要看客户是否买单,一切还要等待市场来考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