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领导梯队:从员工到CEO的成长导图 |
|
作者:怪蜀黍李老湿 来源:互联网产品经理 发布于:2015-8-4 |
|
|
一个企业持续成长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1、市场驱动型成长,这阶段的核心是销售
2、创新驱动型成长,这阶段的核心是行业地位
3、领导力驱动型成长,这阶段的核心是基业长青
一个基业长青的企业最后一定是靠领导力驱动型成长,尤其是领导力的培养和传承,在《领导梯队》一书说,给出了一个基层员工到CEO的成长导图,这个导图就像一架通往顶层的楼梯,只要顺梯而行,你就会达到顶端,看到最美的风景。
但是每达到一个梯层,需要的具备的技能和管理能力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就像游戏的打怪,一个第一层还没打完的主角,贸然的进入更高的层级,因为不具备更高级的技能,所以进场就被小怪物KO了。
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
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导致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
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组织带来损失 。
在职场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员工因为表现突出,被老板破格晋升为经理,开始从一个管理自我的角色转变到管理他人的角色,本来的产出是靠个人的努力工作来贡献,现在需要变成依靠管理他人来产生,变得无比不适应。管理学大师彼得提出的彼得原理和这个现状完全的契合:每一个职工最终都将达到彼得高地,在该处他的提升商数(PQ)为零。至于如何加速提升到这个高地,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上面的“拉动”,即依靠裙带关系和熟人等从上面拉;其二,是自我的“推动”,即自我训练和进步等。
无论是通过师傅往上拉,还是自我的推动,本书提供的领导梯队模型都值得借鉴:
第一梯队. 员工- 自我管理者:管理自我
靠勤奋、聪明的工作获得老板的认可
第二梯队 一线经理:管理他人
一线经理的三大职责:
1、设定计划和目标
2、指导和监督个人绩效
3、保持和上下左右的良好关系
第三梯队. 部门总监:管理经理人员
部门总监容易犯的五个管理错误:
1、授权不充分
2、绩效管理不够
3、团队建设不
4、对经理人员的培养不足
5、选拔自己人而不是合适的人
第四梯队. 事业部副总经理:管理职能部门
部门总监最重要的责任是:培养出色的一线经理
第五梯队. 事业部总经理:管理事业部
事业部副总经理职能要求:
1、需要大局观和管理成熟度
2、需要化更多的时间考虑战略
3、以及与其他部门合作
4、以事业部的成功自己的为目标。
第六梯队. 集团高管:管理业务群
集团高管需要跨越一个层次,孤独但自由度极高的开展工作,更重要的是决定方向,而不是执行。
第七梯队. 首席执行官:管理全集团
CEO追求每个领导层次的完整绩效,绩效的每个方面都需要完善,(每次提升层级,绩效必然变成不完整的,要针对绩效缺口进行学习提高)
本书如果和彼得原理结合起来阅读,会更有意思,管理工作中,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一直被我们引以为美德的“事必躬亲”。
事必躬亲导致的结果第一是人不配位,表象就是总监干经理的事情,经理干主管的活,主管顶着抬头干的员工的任务,导致领导层累的半死,员工反而潇洒自在。
事必躬亲导致的结果第二是领导层的断裂,表现是领导包揽了总监的活、经理的活,做了本该总监,经理做的决定,下属无法获得更快的成长,最后是“蜀中无大将 廖化作先锋”。
当诸葛亮在五丈原将生命中的最后一口鲜血吐在了伏案上,这基本宣告了蜀国的灭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后人留给他的慨叹,后人感叹于他运筹帷幄的能力,更感叹于他“事必躬亲”的精神。 诸葛亮是运筹帷幄的伟人,是管理上的矮子,人们出于模仿和跟风的固话思维,学习了伟人的一切,包括他的缺点,直到现在,事必躬亲还作为一个领导的美德被传颂,结果往往是很悲剧。
最后,留个大家一个思考,娃哈哈是个了不起的企业,娃哈哈集团的宗庆后是那种事必躬亲类型的,据说总部办公室买了拖把的费用都要他批,我们来做个预测,娃哈哈在宗庆后之后,会走向何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