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十分火热的Google +1,重新引爆了Google的社会化热情,也让我们重新审视起了这个问题,为什么强大如Google,竟然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都难以在社会化网络的方面有所作为。
Google +1并非一个独立的服务,仅仅只是Google搜索的附属。他足够轻,轻到用户只需要点击一个按钮;但是他又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微妙的将Google的那些距离遥远的服务,以及使用着这些服务的用户之间,互相联系起来。Google的+1有着太多的想象空间,也承载了Google太多的希望。
但是Google +1的前景仍然不明朗。他的成功,将完全取决于用户的认知,取决于+1究竟能否增强用户与用户直接的联系,哪怕仅仅是一种弱联系呢?
工具化的产品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迅雷。
毫无疑问,迅雷作为一款工具软件,已经非常成功。可以说,他已经将下载这一个功能,几乎做到了极致。在这个方面,迅雷做出的所有努力,都值得大家肯定。
但是,从最近大范围的试图将用户转化为非会员的情况来看,迅雷的发展,已经遇到了一个瓶颈。现在的迅雷,有两条可以选择的路:继续做下载工具,发展与下载相关的功能,比如增值服务;或者是利用已有的优势,转向其他更多的领域,比如SNS。
迅雷并不是没有做过其他的尝试,迅雷游戏就是其中之一。从营收能力来看,迅雷游戏并不能算作一款失败的产品,但在迅雷那上亿的用户量基础上,却仍然只能做到今天这一步。斥巨资买下看看的域名,想来也是痛定思定的结果。
原因何在?这就要从工具自身的特点说起。
以迅雷为例,一个典型的使用流程大约是这样的——
- 看到需要的资源
- 打开迅雷
- 添加要下载的资源
- 等待下载完成
- 打开资源
- 关闭迅雷
如果把这个流程进一步简化,基本就是这样的三个步骤——
想要下载=>开始下载=>完成下载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右上角的悬浮窗之外,迅雷能够被用户所看到的时间,是非常少的,而即使是悬浮窗,也无法保证用户会一直盯着。
也就是说,用户对于一款工具的使用时间,是零散而无序的,甚至可以说是用完就丢的。对于一个工具软件而言,能否争取到更多的被用户“可视”的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究其原因,在于用户的目的。对于迅雷而言,只有当用户需要去下载的时候,才会想到迅雷。这是工具的硬伤。
尽管可以通过推荐等形式,让用户更快的出现下载的需求,但终究无法在这之前抢占用户的记忆入口。而用户的这种需求,是不可逆转的——你很难让一个用户先想到迅雷,然后才想到,今天还有一集动画要去下载。正是因为用户这样的目的,决定了迅雷这种工具软件的需求——帮助用户完成下载。
用户有着明确的目的,迅雷作为一款工具化的产品,他的使命就是直接完成用户的需求,并且让用户尽快终结这一需求,却难以创造需求。这也是迅雷几次转型均未有突破的主要原因所在。
产品的工具化
与迅雷有着鲜明对比的,便是腾讯的QQ。毫无疑问的是,QQ,究其本质来说,始终是一种工具,一种用来让人与人之间进行联系的工具。但为什么QQ却能成功将工具做的如此社会化,而迅雷却不能?
就我个人来说,现在我仍然经常在登录并使用QQ。这种使用并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可能仅仅只是因为无聊了、寂寞了等等,另外一些时候也需要去联系朋友。
如果把这个需求拆开来说的话,实际我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上QQ而上QQ,更多的是为了找朋友。这种不确定的需求,决定了QQ仅仅只是一种通道,而这个通道的背后,是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关系链。也就是说,QQ用户并没有明确的目的,他们使用QQ仅仅只是因为有用户关系的存在,因为QQ的存在,仅仅只是完成这一目的的工具,也正是因此,QQ的存在,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并创造这一类的需求。
相对于迅雷而言,如果说迅雷是为了完成用户的目的而出现的工具的话,那么QQ则不同。QQ并不是为了完成某种目的而生的工具,恰恰相反,QQ的出现为用户创造了新的需求。而这种不明确的目的,也让QQ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与之相类似的,还有Facebook和Twitter。他们都是为了用户关系而生的工具。也可以说,只有使用这个工具,才能去联系到更多的其他用户,这直接导致了这一工具成为了用户所有行动的终点。当用户的目的不仅仅集中于一个明确的点上的时候,比如为了用户关系而来时,产品的工具化就成为了让用户通往这一目标的手段,强大且具有控制力。这也使得需求的创造成为了可能。
这也是QQ与迅雷的本质性区别。在某种意义上,QQ实际上控制了用户间的联系,用户几乎别无选择;而迅雷做不到这一点,用户可以用迅雷,也可以用掩耳,只要他做的足够出色。对于产品的工具化,比如QQ而言,他的使命就是提供一个能够完成用户需求的平台,然后将用户牢牢的黏住,进而才能不断出创造新的需求。
换句话说,对于社会化网络的建设来说,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用户关系的控制。只有控制了用户关系,才能够黏住用户,也才有机会形成社会化的网络。反过来,用户的目的越明确,就越难以被留下,也就越难以形成社会化的关系链。
Google的弱关系
如果按照前面的观点来看,Google应该算的上是一个典型的工具化产品:用户的到来有着明确的目的,Google只需要尽快让他们完成搜索的行为,前往目的地,终结这一切,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可是工具化与社会化之间的隔阂却又是如此之大:一边是希望尽快送走用户;而另外一边则是希望尽可能留下用户。尤其是对于Google这样的的传统型搜索工具而言,这一点更加明显。
但是,Google在社会化方面的野心几乎已经到了路人皆知的地步。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利用Gmail、Gtalk、Gmap、甚至Greader等等Google的杀手级应用,有效的让以前几乎没有任何交集的用户之间,有了充分的联系。这还远远不够。除去Gtalk之外,使用其他服务的用户,同样有着明确的行动目的,他们很难被其他的事情所留住。唯有Gmail还存有一定空间——这也是Gtalk会被集成进去的原因。
就我个人来说,自己经常使用Greader,慢慢的现在也累积了许多的关注。但是这其中大部分的“好友”,我几乎都并不相识,仅仅只有很少的机会,在评论中互相遇到而已。感谢Google
Reader伟大的分享与神奇排序功能,即使我并不认识这些人,也几乎没有太多交流,但是却仍然有关注下去的动力。这个时候,我不断的结识新的好友,已经并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为了社交这一个目的。
在Google Reader中,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流是有限的,在更多的时候,甚至可以说个体与个体之间是近乎于孤立的。社会化关系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或者影响用户最初的目的——阅读资讯,反而为了这种目的创造了更优秀的体验。
如果把诸如QQ、Facebook那种传统的社会化服务之间的,以最为直接的社交需求为基础的好友关系,称作“强关系”的话,那么Google
Reader中的这种关系,则更像是一种“弱关系”。用户与用户之间,只在需要的时候联系,其他时间互相独立。这种“弱关系”随着对产品最初的体验而生,随着产品的用户群成长而成长;既不会影响产品最初的定位,也不会让用户造成困惑。
相对基于邮箱和IM的传统“强关系”建立的Buzz的失败,Reader上这种“弱关系”却出乎意料的成功了。这显然给了Google极大的信心。于是,有着类似架构的“Google
+1”也应运而生。
Google的+1基于传统的搜索工具,但是对于这种弱关系的强化更为明显。尽管没有交流,但是一个用户的行为,却可以体现在另外一个用户的搜索结果中。用最轻量级的方式,实现了最重量级的效果,使得搜索工具自始至终都被用户与用户之间联系着。这让Google在社会化网络的拓展上,有了新的渠道和新的方向,也有了更丰富的想象空间。用户与用户之间有了连接,就有了无限的可能。
Google +1仅仅还只是Google社会化网络的第一步,他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后面更多内容的展开。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有理由继续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