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跟园子里的一位同学在QQ上打了一会儿口水仗,本来是WebQQ的话题,后来却引出来用户体验的争论。让我思考到底什么是用户体验~
本来想写点东西总结一下我的看法,后来发现自己的想法其实很不系统和成熟,写几件小事儿吧。
1.Windows Mobile
02年,用了一会儿客户的多普达686,应该是最早的智能手机之一吧,一眼看见了熟悉的“开始”菜单,兴奋的不行。菜单模式的引入,让windows用户可以立马操作WinMobile,确实是优点,但是付出的代价更惨重。
Windows的操作环境是桌子+椅子+电脑模式,这个其实比尔盖茨也说过,它的设想是“让每个人桌面上拥有一台PC”(注意不是每个人的书包里,口袋、手上或者被窝里),所以Windows就是为了“桌子+椅子+PC”设计的,也决定了通过鼠标、键盘、菜单、图标、右键菜单等等一切操作是方便的。
而在手机上,微软的做法是什么呢?
1.给手机陪个鼠标肯定不现实,配个触控笔吧(代替鼠标)
2.键盘做的小一点,或者弄个推拉的(代替键盘)
3.然后桌面、菜单啥的一股脑全部搬进了手机。
其实是非常严重的懒汉思维,注定了Windows Mobile的失败。
设想一个场景,公交车上,一手拿手机,一手拿着触控笔点屏幕,两只手全部占光,哪个手扶把手??
所以iPhone/iPad只所以成功,它设想的场景起初就跟“桌子,椅子”无关,想象的是公交车(iPhone可以站着玩,iPad可以坐着玩)、被窝里、沙发上??,我想不会有人把iPad或者iPhone放在桌子上玩,因为同样在桌子上没有笔记本方便。iPad成功其实相当一部分建立在被窝里的需求,(有谁没在被窝里玩过笔记本?很多人还买了小桌板代替桌子,说明这个需求很强烈),windows是建立在桌面的需求。使用场景的不同的产品。
2.FrontPage
又是一款比较失败的产品(或者说定位失败)。当初FrontPage是Office2000的一部分,延续了Office的风格。我毕业前做网页用的FrontPage,感觉相当好,因为操作简单,几乎不用学。后来到了公司,用了Dreamweaver,刚开始很不习惯,感觉很复杂,后来慢慢体会到Dreamweaver的经典和FrontPage的垃圾之处。Office原本是编辑软件,而FrontPage更类似设计软件,“编辑”和“设计”的区别你可以自己体味。产品到底给谁用的这个也是用户体验的核心,FrontPage对于初学者非常好,公司前台只要会Word做个简单的网页也没有问题。Dreamweaver更适合有些基础的用户适用。但是市场是残酷了,有多少公司是前台自己做网页呢?再说Dreamweaver入门也没有那么难,所以难免被淘汰了。
3.十七个月的儿子玩iPhone
不是因为我儿子聪明,这样的孩子我发现了3、4个了,有宝宝的iPhone用户都能发现宝宝玩iPhone的天才,最好的用户体验来源于生活。十七个月,话还不会说,但是已经可以解锁iPhone和浏览照片了。因为iPhone的操作方式更源于生活,也就是他想“应该这样玩这个东西”,结果还真就是这样玩。不需要到网上找什么秘笈、技巧。不需要说明书,也不需要考虑键盘鼠标和屏幕和操作的对应关系。
4.Mac系统
上大学的时候去过一次郑州的苹果专卖店(不知到是不是冒充的)只是觉得东西挺漂亮,不过听说系统不兼容,我就想谁会用不兼容的东西?做梦没想到10年后我也会买台MacBook。Mac系统(先不说能装Windows的问题)和PC系统各自的优势是什么?PC系统优势是兼容,兼容意味着组合简单,原来科技市场随处可见的组装机证明了这一点。用软件的设计的话说就是“部件之间、操作系统和软件之间高内聚低耦合”,成本低,厂商选择范围大。劣势呢?因为公用所以同质化严重,不论是微软或者是硬件厂商都很难发挥更多的想象力(因为接口已经制定,升级接口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软件开发说“依赖接口
不要依赖实现”,但是接口需要改变就杯具了)比如MacBook触摸板可以有很多操作方法,双指扫、四指扫等等,这个意味着操作系统和硬件都要支持。不是微软没有这个想象力,如果微软加入了相似的功能,他能保证所有笔记本的触摸板都支持多点触控么?他能保证所有笔记本的触摸板都足够大,以至于容下四个指头在里边扫来扫去?Mac正式发挥了这种优势,来增加用户体验。
类似的事情还很多,我原来的DELL有四个USB,现在Mac只有两个,当初觉得会不够用,后来发现完全够用的,Mac系统全部支持蓝牙(同样微软无法做到)我可以用蓝牙鼠标,USB一直处于空闲状态,偶尔插下U盘或者移动硬盘。但是原来的DELL呢虽然有4个,但是不支持蓝牙(我没有选购),所以必须有个接收器一直插着,虽然不大,但是由于两个USB太近,就没法插U盘了,所以一个Min接收器,其实占了两个口,到头来还是剩余两个口。
前几天我的本子还提醒我升级固件,是BIOS么,这个还是PC机无法完成的任务(至少没有某个软件敢主动提醒你“请升级BIOS吧”)。
我一直后悔没抓屏,当时APPLE自动更新简单的提醒了几点。意思大概是:
1.我要升级固件;2.一会儿要重启,开机有个进度条,不要奇怪;3.升级的时候别关电源
然后按确定就好了。
同样的BIOS升级 DELL的提示“升级BIOS有风险,如非Dell工程师建议,请勿擅自更新” ,我真是苦笑不得,到底想不想让顾客更新?
Mac很聪明,扬长避短了。
5.关机,很让我纠结
每次关电脑我都要问一下我同事,到底是“休眠”睡的死,还是“睡眠”睡的死,只是知道一个完全断电,一个只有内存等少数部分供电,“休眠”和“睡眠”分别对应那一个,我一直没有搞清除。后来索性也不高清楚了,笔记本扣上就好了,再次开电脑的时候打开的程序别给我关闭就好了。网上有高人总结windows的关机方法有XX种。无语了。选择表面上看是一种权利,其实是把责任推给了客户。用户不想关心你数据关机的时候是保存在硬盘还是内存(甚至也不知到硬盘和内存是啥东西),只关心“开机后,我原来的程序都还在。。。”就OK了。
6.苹果也有苹果的烂
刚才写了不少苹果的好,不是给果子做广告,因为成功自有道理,需要总结一下
其实苹果也有烂的地方
1.不兼容,很讨厌,别人做软件哇,要单独给他做一份。目前连个好的输入法都没有,打个字别提多费劲了,微软的软件资源相当丰富,因为是个相对开发的系统,大家积极性都很高。
2.PC系统成本低,大家都做通用的东西,所以有利于降低成本。但是Mac自己搞一套,价格自然降不下来。
3.苹果什么都做,必定什么都做不精。因为专注所以专业,这个道理很明显,比如5000元的iPHone打电话的功能就是没有500块的Nokia好使。
4.刚才“cath”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因为Windows的用户多,所以众口难调,Mac的用户都是因为“我喜欢,我才买”,所以表现出来的问题肯定会少很多。Windows还是相对垄断的市场,有相当多无法选择“被迫”的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