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
 

2009-07-29 作者:蔡文海 来源:amteam.org

 

信息资源规划(InformationResourcePlanning,简称IRP),是指通过建立全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ResourceManagement,简称IRM)基础标准,根据需求分析建立集成化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系统体系结构模型,然后再实施通信计算机网络工程、数据库工程和应用软件工程的一个系统化的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以使企业高质量、高效率地建立高水平的现代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它是由大连圣达计算机发展有限公司于2000年2月25日在“企业信息化推进暨国家重点企业、试点集团企业信息化培训大会(天津)”上提出的。

1、 IRP与ERP的关系

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既是企业信息化的出发点,又是企业信息化的归宿。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质,是利用现代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建立现代信息网络系统,使企业管理活动各个环节通过信息的快捷流通和有效服务,实现资金流、物流和工作流的整合,达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能力的过程。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来实现的。在现代企业中,没有反应快捷的现代信息网络,就不可能及时有效地优化配置企业资源,降低生产或服务的成本,提高质量,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企业现代信息网络的建设,必须以全面、正规的信息资源规划(IRP)为基础工程和先导工程。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种软件产品。这种软件理念的形成发展过程,是从物料需求计划(MRP)到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再到企业的人、财、物等多种资源的整合优化。人们容易看到的是软件管理功能的扩展,不容易看到的是信息资源的整合发展过程:MRP需要建立生产计划与原材料供应主题数据库,MRPⅡ进而需要建立设备、员工等主题数据库,直到ERP需要建立市场、价格、成本等主题数据库。许多软件商只讲ERP软件有什么功能,不讲有什么数据;许多管理咨询报告讲完业务流程重构(BPR),就让你去实施某种ERP软件,这是有很大风险的。

我们总结分析企业实施ERP成功率低的原因,发现在管理咨询与引进ERP软件之间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空白地带”——怎样将新的业务流程落实到信息技术的实现上?企业要获得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权,首先要分析梳理自己的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构思新业务流程所需要的信息系统框架,建立企业的信息标准,这就是信息资源规划(IRP)工作。有了IRP方案和信息标准,就可以用来衡量已有应用系统与标准化、规范化的差距,找到改进提升的具体目标;也可以用来衡量外来软件系统的功能、数据结构和数据标准方面是否符合企业的要求,完全符合要求就可以买进来用,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可以让开发商修改或定制;也可以组织新开发,遵循方案标准开发出来的信息系统,决不会再是新的“信息孤岛”,而是“信息大陆”的一块。

IRP与ERP的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包括SCM(供应链管理)和CRM(客户关系管理)在内的种种应用软件,只有架构在信息资源规划方案/信息标准之上,才能在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发挥所期望的作用。由此可见,IRP是ERP实施成功的保证,IRP能为企业和ERP开发商架起沟通与共赢的桥梁。

图1.信息资源规划(IRP)与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关系

2、IRP的适用对象

基于IRP的企业信息化工程整体解决方案适用于解决以下两类企业信息化问题:

第一类:“系统集成”(Integration)问题

这类企业已经建立了内部网(Intranet),接入了国际互联网(Internet)并建立了网站。计算机应用已有相当的基础,但多年来分散开发或引进的信息系统,形成了许多“信息孤岛”,缺乏共享的、网络化的信息资源,系统集成难题一直无法解决。

这类企业的信息化工作主管领导和信息中心负责人在寻求系统集成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支持。他们看到或听到许多企业实施ERP不成功的案例,担心本企业重蹈覆辙。他们注重考察调研,参加过ERP的培训研讨活动,但一直没形成明晰的思路。如何将企业上网工程与企业信息系统集成融合起来?怎样使企业内各部门之间、企业与客户、供应商、业务伙伴的信息流畅通?请哪一家咨询公司,选择哪一家的ERP产品最好?本企业能不能开展电子商务,怎样开展?等等问题一直在困惑着他们。

我们建议这类企业的信息化工作主管领导和信息中心负责人(CIO)仔细读完本文,了解本方案的核心理念和实施方法,相信你会理清解决系统集成问题的思路。

第二类:“系统重建”(Reengineering)问题

这是新建的企业需要建立新一代信息网络,或者企业原有信息系统陈旧落后需要重建。

如何作好总体规划设计,组织工程实施,避免重走分散开发或引进失败的老路,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孤岛”,高起点、高效率建设高效益的现代企业信息网络?

我们建议这类企业,在做总体规划时要汲取以往许多企业“重硬轻软,重网络轻数据”教训,首先按本文所讲的方法做好信息资源规划。当你有了新系统数据流的量化分析报告,你就会制定出性能价格比适当的通信计算机网络建设方案;当你有了新系统总体框架(功能模型、数据模型、系统体系结构模型)和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数据元素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用户视图标准、数据库标准),你就会致力于新的数据环境的建设,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开发各类应用系统。这就是建立新一代信息网络的正确思路。

解决上述两类问题的统一策略是分两步走:第一步,实施企业信息资源规划解决方案;第二步,实施企业集成化网络化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在信息资源规划方案的控制、指导和协调下实施三大工程:通信计算机网络工程、数据库工程、应用软件工程。这就是基于IRP的企业信息化工程整体解决方案的总体框架。

3、IRP的构成

企业信息资源规划(IRP)解决方案由理论方法、标准规范和软件工具构成,三者关系如图2所示。

图2.信息资源规划的实施方案构成

3.1、信息工程的理论方法

进行信息资源规划的理论方法,是高复先教授于1986年引进的詹姆斯·马丁(JamesMartin)的“信息工程方法论”(InformationEngineeringMethodology,简称IEM),结合我国的实际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的基本要点是:

(1)企业信息系统以数据为中心,不是以处理为中心。一个信息系统的开发,首先要考虑的是为管理人员提供什么信息服务,怎样组织这些信息,这就涉及到科学的数据结构和数据标准化问题。

(2)数据是稳定的,处理是多变的。只要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不变,即业务主题不变,所使用的数据类就很少变化。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可以找到这些数据类的稳定结构,即数据模型。根据这些数据模型建立起来的数据库,即主题数据库,不仅能为多种业务活动服务(实现信息共享),而且还能适应组织机构和业务处理上的变化。

(3)最终用户必须真正参加开发工作。企业的高层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都是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最终用户(End—User),正是他们最了解业务过程和管理上的信息需求,所以从规划到设计实施,在每一阶段上都应该有用户的参加。在总体规划阶段,有充分理由要求企业高层领导参加,因为信息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对如何发挥信息资源作用的规划工作,高层领导当然要亲自掌握。各管理层上的业务人员对业务流程和信息需求最熟悉,单靠计算机人员无法搞清用户的需求。当然,最终用户参加开发工作,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和适当的组织方法。

3.2、信息资源规划的工程化方法和主要的技术成果

图3.信息资源规划的工程化方法步骤和技术成果

信息资源规划是由系统分析人员与业务人员紧密合作完成的。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需求分析,第二阶段进行系统建模,在需求分析和系统建摸的过程中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而技术文档表述规范则是表达信息资源规划成果所必须的。以下,简单介绍信息资源规划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1)定义职能域和外单位

按信息工程方法论(IEM)关于信息资源规划要面向全域或大部分/主要职能域的原则,信息资源规划的职能域以企业生产经营主系统为重点,而不是当前机构部门的翻版。首次信息资源规划的职能域数目以7±2为宜。

各职能域的具体划分和定义须经必要的研讨和主管领导确定,并具体列出各职能域与当前机构部门的覆盖关系。

外单位包括国家、省、市政府部门,客户、供应商和业务伙伴。

(2)各职能域业务分析

定义描述各职能域;分析定义各职能域所包含的业务过程,识别列出各业务过程所包含的业务活动,形成企业的管理业务模型。

(3)各职能域数据分析

要对每个职能域绘出一、二级数据流程图,从而搞清楚职能域之间、职能域与外单位、职能域内部的信息流;分析并规范化用户视图(单证、报表、屏幕表单等);进行各职能域的输入、存储、输出数据流的量化分析。

(4)建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

包括数据元素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A类编码对象、B类编码对象、C类编码对象)、用户视图标准、概念数据库标准和逻辑数据库标准。

(5)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型

基于需求分析和业务流程重构(BPR)进行系统功能建模。系统功能模型由逻辑子系统、功能模块、程序模块组成,成为系统功能结构的规范化的表述。

(6)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

系统数据模型由各子系统数据模型和全域数据模型组成,数据模型的实体是“基本表”(BaseTable),这是由数据元素组成的达到“三范式”(3NF)的数据结构,是系统集成和信息共享的基础。

(7)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模型

将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联系起来,就是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CU矩阵),它对控制模块开发顺序和解决共享数据库的“共建问题”,均有重要的作用。

整个信息资源规划过程中难度最大、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数据建模。图4是任何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组织机构”和“员工”两个主题数据库模型。

图4.“组织机构”和“员工”两个主题数据库模型

这是用“简化ER图”规范表达的数据模型:每一长方框代表一个基本表;一个主题数据库由一个一级基本表(向左探出的长方框)和若干个二级基本表(向右压进的长方框)组成;长方框右侧是属性列表,标出了主键或主码(PrimaryKey,PK)。“领导班子”中某位干部的姓名、出生日期等等信息,不是在这个表中存储的,而是通过该干部的“员工代码”值,存储在“员工基本信息”表中。同样,基本表“机构成员”存储着每一机构部门中所有的员工,但每个员工的基本信息(如出生日期、学历等)也是通过该员工的“员工代码”值,存储在“员工基本信息”表中。这样,基本表“领导班子”和基本表“机构成员”中的“员工代码”,起到向外的连接作用,称为外键或外码(ForeignKey,FK)。

数据建摸包括建立全域数据模型和各子系统数据模型。图5左边是某公司的全域数据模型——24个主题数据库,114个基本表;右边是子系统数据模型——“人力资源子系统”(3个主题数据库,7个基本表)及“技术管理子系统”(4个主题数据库,8个基本表),等等。全域数据模型的第一个主题数据库——“职工数据库”的各个基本表在子系统中的具体分布情况是:“职工基本信息”和“职工简历”两个基本表存在于“人力资源子系统”和“技术管理子系统”;“职务/工种变动”这个基本表存在于“技术管理子系统”。对数据模型的进一步理解还应该知道,人力资源子系统负责创建和维护职工基本信息,而技术管理子系统则是使用(读取)职工基本信息。

归纳起来,全域数据模型与子系统数据模型的关系是:

  • 全域数据模型的所有主题和基本表都分解到各子系统的数据模型中去,各子系统数据模型的主题与基本表都合成到全域数据模型之中;
  • 全域数据模型的某一主题或基本表可以存在于几个子系统数据模型之中,它们之间完全保持一致性(标识、名称和组成结构相同);
  • 全域数据模型是对各子系统数据模型的统览,每一基本表的创建和维护必须由具体的子系统负责(一般来说,一个子系统负责创建维护,多个子系统使用读取)。

图5.全域数据模型与子系统数据模型的关系

还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信息资源管理(IRM)基础标准在数据建模中的地位和作用:数据元素标准和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嵌入在全域数据模型和子系统数据模型的基本表之中,一般起到主键或外键的作用;用户视图标准作为基本表的外模式,成为应用开发时编程实现数据存取的依据;全域数据模型和子系统数据模型就是用概念数据库标准和逻辑数据库标准表述的。

3.3、信息资源规划的软件工具IRP2000

上述信息资源规划工作包括对大量复杂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尤其是在众多人员分小组进行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定义与理解的一致性。资料的存储、修改和后续应用开发更需要规划信息和知识的连续性。为此,需要有效的软件工具支持信息资源规划工作,建立计算机化的文档——信息资源元库(InformationResourceRepository,简称IRR)。

大连圣达计算机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的软件工具IRP2000是进行信息资源规划得力工具,它的推广应用已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其推广应用实践表明,对于属于解决“系统集成”问题的企业,该工具会帮助用户继承已有的程序和数据资源,诊断原有数据环境存在的问题,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和集成化信息系统总体模型,在此基础上优化提升已有的应用系统,引进、定制或开发包括ERP在内的新应用系统;属于解决“系统重建”问题的企业,该工具会帮助你学习成功的经验,在数据标准化和系统模型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效率地建立新一代的信息网络。

信息资源规划工具IRP2000的主界面如图6所示。

图6.信息资源规划工具IRP2000主界面

IRP2000将信息资源规划的标准规范和步骤方法“固化”到软件系统中去,为规划分析人员营造紧密合作的环境,产生规范化的技术文档。需要指出的是,信息资源元库(IRR)决不是一般意义的“电子文档”(文本或超文本文件),而是经过科学严格设计的、具有稳定性数据模型的“信息资源规划信息与知识库”。IRR是一种“活化的机内文档”,以它为核心的可视化、易操作程序将信息资源规划工作的人工录入、人机交互和自动化处理的工作量比例变为1:2:7,因而能高质量、高效率地支持信息资源规划工作。

3.4、信息资源规划的进度控制

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的工作时间长短,取决于企业的规模、规划的范围(职能域的多少)、规划组的素质和投入的程度。中小企业或有IRR参照模型的企业信息资源规划工作,可一两个月完成;大型集团企业或没有IRR参照模型信息资源规划,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图7是某集团企业组织实施信息资源规划的“百日工程”进度图。

图7.大型集团企业信息资源规划实施进度

4、企业集成化IRP建设方案

基于IRP的企业信息化工程整体解决方案要求在完成信息资源规划之后,要用信息资源规划方案控制、指导和协调后续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通信计算机网络工程、数据库工程和应用软件工程。

需要指出的是,通常人们很重视通信计算机网络的购置和应用软件的选择,但不重视数据环境的改造升档——数据库工程。

4.1、计算机网络工程实施要点

(1)根据信息资源数据规划过程形成的、由IRP2000规划工具输出的数据流量化分析报告,得出全企业的各职能域、各统计期/实时的数据存储量和流量,确定通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需求。

(2)设计和建立企业的开放型三层网络架构,制定广域网和各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逻辑结构。在保证先进性、可扩展性的前提下,提出既满足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又具有优良的性能价格比的网络系统方案。

(3)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建立信息共享、信息存储、信息综合利用的网络机制。

(4)建立企业内部网(Intranet),使其具有Web浏览查询、WebDB在线查询、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等多种功能。与Internet联网,建立企业网站,支持开放的三层数据库结构。

(5)建立企业的网络管理制度,建立子网过滤、防火墙等安全机制,确保信息的安全可靠。

4.2、数据库工程实施要点

(1)逻辑数据库设计根据信息资源规划的数据模型,与业务人员一起进一步审查、修正各主题的基本表;参照业务规范,制定表间关联、列参照性和约束,完成数据一致性设计。

(2)物理数据库设计根据企业所采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特性,在逻辑数据库的基础上生成,并按DBMS进行规范化设计。

(3)信息分类编码按A类、B类、C类管理,建立企业生产经营主系统代码管理机制,建立和加载编码库。

(4)组织业务数据加载和维护,按信息源和共享要求建立数据维护和备份、转储机制和数据库的安全恢复机制。

(5)全面支持OLAP功能,兼容企业的多种数据源;分层次建立数据汇总与存储机制,设计和建立支持决策分析系统的数据仓库。

(6)建立与第三方分析查询工具(如BUSINESSOBJECTS等)的兼容机制,支持数据的抽取、转换等处理。

4.3、应用软件工程实施要点

(1)应用软件系统设计应在信息资源规划的功能建模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实施。

(2)在对企业的业务模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三维模块定位”分析,准确界定应用系统模块功能范围、管理层次和信息加工深度,分清不同管理层次上模块控制和处理功能。

(3)参照总体规划阶段建立的应用系统开发目标、需求分析文档、业务流程规则等,完成各应用系统的框架设计。

(4)根据系统功能模型中程序模块的分类,重点识别可重用的程序模块,建立通用类库,进一步形成构件对象资源库。

(5)采用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相交互,黑盒测试与白盒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严格的软件测试。

(6)按照应用软件工程技术文档规范,提交详细的应用系统设计技术文档,包括函数、变量说明、流程说明等。

(7)提供多层次的安全控制功能,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操作日志监控、数据的联机备份和恢复机制。

(8)应用系统使用与维护培训,系统优化与维护跟踪,应用系统评估。

企业集成化网络化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的框架如图8所示:在信息资源规划方案的基础上,组织实施通信计算机网络工程、数据库工程、应用软件工程

图8.企业集成化网络化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框架

从应用系统项目来看,可分为五种基本类型:

整合应用项目:对于已成熟应用的系统,既要继续使用,又要解决“信息孤岛”问题,需要建立少量的数据转换接口,与新的数据环境交换数据,即通过数据集成实现新老应用系统的整合。

改造应用项目:对于已成熟应用的系统,如果建立数据转换接口与新的数据环境交换数据,其接口工作量庞大且复杂,就应该按新的统一数据模型和数据标准改造老的数据结构,也相应地修改应用程序。这实际上是不通过接口实现数据集成。

定制应用项目:按统一规划建立的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数据标准,要求开发商为企业开发新的应用系统。

购入应用项目:选购能与统一规划建立的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数据标准都“对上号”的应用软件。一般要求数据模型和数据标准都相符十分困难,需要与供应商协商解决部分的定制或改制,以满足企业的需要。

新开发应用项目:完全按统一规划建立的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数据标准组织自行开发、联合开发或委托开发。

上述所有涉及数据模型和数据标准的工作,都需要企业信息负责人(CIO)认真把握。


火龙果软件/UML软件工程组织致力于提高您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我们不断地吸取业界的宝贵经验,向您提供经过数百家企业验证的有效的工程技术实践经验,同时关注最新的理论进展,帮助您“领跑您所在行业的软件世界”。
资源网站: UML软件工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