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过程,简而言之就是“企业怎样决定做什么”,就是战略作为企业内部的决策和控制的方法。
中国的IT企业缺乏战略,似乎是很多人可以琅琅上口的一个判断,有时候“缺乏战略”更会成为中国企业发展遇到瓶颈时最好的一个托辞。
似乎如果有了战略,中国的企业就可以一步登天;有了战略,我们就可以像Microsoft、Intel一样所向披靡。
冷静,冷静,再冷静。
什么是战略?什么是战略管理?如何制定战略?也许这样简单的问题反而被很多人忽略。从根本上讲,战略是关于组织的目的,组织为何生存,组织存在是为了要做什么的问题的。国家有国家的战略,企业有企业的战略。
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哪家企业没有战略,因为战略本身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事情,然而,战略有简单与周详之分,有短期与长期之分,有主观与科学之分,我们的企业缺乏战略,实际上是缺乏长期的、科学的和周详的战略。
战略的概念
要制定科学、长期和周详的战略,首先需要将战略这个概念分解,按照经典的战略管理理论,计划、战术、定位、认识能力和行动方向就是一种不错的分解思路。
计划:一般上了规模的企业,都会有自己的中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其实,这样的规划本身就是战略概念中“计划”一层的意义。这些规划确定了企业的具体目标、行动方针以及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的分配比例。企业是希望按照“规划”的路径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战术:有了计划还是不够的,计划必须要去落实,这就需要一种形式上的战略――战术。战术是将计划一步步拆分而得的结果,是用来击败对手的短期举措。战术是灵活的,需要根据竞争对手以及客观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通常只是整体战略的一个因素。
定位:所谓定位,就是说企业需要高清楚自己是在什么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和竞争对手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企业需要在一个空间内施展自身的战略,该空间从根本上将是指企业所在的环境,如何占领空间以及和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宏观环境分析的对象主要是企业所处的空间,微观环境分析则主要针对的是相关竞争对手。
认识能力:企业是由人组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方式,即我们以自己独特的眼光或方式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并迎接这世界给我们的挑战。认识能力影响管理者处理问题的方式:认识其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如何充分利用机遇和应付威胁的战略等。企业的认识能力将影响企业作出的战略决策,从而作出特定的战略定位。
行动方向:战略最基本的意义就是“一系列的方向”。打个形象的比喻,就像一条大河朝着特定的方向流动,这些流动方向由战略来制定,这种“流动”就可以认为是发展,该“流动”就将各个单个的行动混合在一起,朝着某个预定的未来目标发展。
战略的层次
企业,尤其是联合型大企业的战略也是分层次的:首先,是总公司/集团层次的;其次是子公司/部门层次的;最后是产品层次的。
作为第一层次的公司战略是指作为整体的企业组织的战略,是关于公司的总体发展方向和整体目标的。公司战略主要设计整个企业里的资源分配,关注大的方面,如公司的总体发展方向、主要决策(如收购、剥离及部门之间的资源分配)等。
作为第二层次的商业战略,则主要是指企业机构内部各个企业/部门的活动,它所关心的是能带来适当利润流的投资。商业战略关心的是企业目标及不同产品类别之间的资源分配,这些目标是根据该部门对公司的整体贡献而制定的。
而产品战略值得是各部门内部单个产品和产品组制定的战略。产品战略旨在确保产品对顾客有吸引力及销售目标的完成,这一层的战略重点是放在市场、开发以及销售计划上的。
因此,企业要制定合适的战略,需要从这三个层面进行分析,而切不可囫囵吞枣般的一锅粥,容易陷于为了战略而战略的误区。
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从内容的角度来看,战略一定是关乎整个企业的,而且不能孤立的只考虑一个企业,重视企业也不仅仅是要争夺顾客,而是要争夺企业赖以创造价值和发展壮大所需的一切资源:投资者、资本以及人力资源,同时在考量/规划自身业绩的时候,需要注重与竞争对手相比的业绩如何,因为真正的业绩实际上是相对于风险的企业业绩,最好的判断就是参照同行业竞争对手的业绩。战略内容是“企业做什么”,是企业在市场上所处地位的战略,决定买什么?卖给谁?采取什么有效的方法?这些都是战略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战略过程,简而言之就是“企业怎样决定做什么”,就是战略作为企业内部的决策和控制的方法。
另外一方面,就是战略背景,换而言之,就是企业所处环境的状况。这是战略的基础,如果脱离背景,脱离实际去考虑战略,只可能是空中楼阁。
强调战略,重视战略,但我们首先明确什么是战略!战略不是万灵药,科学的战略将指导企业逐步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错误的战略很可能让企业更坚定地踏上不归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