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问题和理念问题
思想支配行动。在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活动中莫不如此。有什么样的质量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质量体系及相应的程序、方法。
1、关于质量的基本概念
在本项目的施工活动中,承包方的质量概念是不成熟的,至少是不准确的。他们在许多时候表现出这样的观念:施工活动是承包方自己的事,施工质量的好坏也是由承包方自己负责,承包方将依据合同的约定,为顾客提交一个产品:在一定的工期内,在一定的造价内,符合一定规格的产品。因此,顾客没有必要干预施工活动,更没有必要对施工过程指手划脚,在这种错误理念的支配之下,对建设单位的工地代表以及建设单位委托的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管理有时表现出很不理解,甚至加以抵触。
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承包方对下面的质量观点根本不了解,或者不理解,不认同:质量是指与技术规范的一致性;质量是指满足使用者的要求;质量是指消费者满意。以上应该是质量的基本内涵。因此为了解决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承包方与监理方(顾客)之间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不协调现象,首先必须对承包方的主要管理人员进行质量概念的教育,为此监理工程师制定一项工作计划,准备在每周的监理例会或质量专题会上将现代的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向参加会议的所有人员进行普及教育,力争每周推出一两个新观点或新方法,作为质量教育课坚持下去,细水长流,以进一步转变管理人员的质量观念,强化他们的质量意识。
2、决定质量好坏的根本因素
在传统的质量管理以及监理的质量控制中,有一种流行很广的说法叫:“质量把关”,比如说建设单位委托监理进行质量把关,或者承包单位自身常喊的口号叫严把质量关,这些说法体现在项目的施工活动中就是严格检验、科学鉴定。还有一种观念是把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等同起来,误导管理人员过多地把精力消耗在技术问题上,或者说过多地信赖技术去提高质量,保证质量。因此,监理例会上过多地探讨技术问题,对现场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往往从技术上找原因,并试图通过技术改进以提高工程质量。结果质量问题一再出现,事倍功半。产生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下述质量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不清楚:质量并不是由工作人员的能力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如何开展工作的程序和制度。这是美国质量管理的代表人物戴明先生的观点,质量管理的基本循环即PDCA循环(即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又叫戴明循环,日本设立的一项质量奖项就叫戴明奖。著名的质量管理方法即全面质量管理(TQM)即起源于戴明等人的思想,它基于这样的假设:90%的质量问题与过程相关,而不是与人相关的。具体解释为:全面质量管理(TQM)的目标是过程的持续改进,质量关注的焦点从结果或产品转移到产生结果或产品的过程;1987年设立的ISO9000着眼的并不是产品的质量,而是确定生产产品的组织是否有适当程序来确保生产出的产品具有高质量。ISO9000认证并不表明其产品就是优质产品,确切地说,ISO9000认证说明该机构拥有整套的生产流程,这些流程有明确的定义,具体地在过程中实施,在最终的分析中,这套流程有助于生产优质产品,提供优质服务。因此,工程质量靠监理的最终把关是很难保证的。要想取得好的工程质量,要把注意力和着力点放在承包方的工作流程和管理上,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工作流程的审查、监督和控制。
正是基于上述正确理念,新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比过去的系列验收标准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总的指导原则是“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简称为16字方针。根据这一方针,监理工程师制定新的工作计划,首先,要求承包单位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即对规范规定的基本工作流程进行细化和分解,报监理审批;其次,根据批准的工作流程,对施工过程实施监督和控制,即检查施工单位质量管理的流程是否符合已经批准的基准流程,如果不符合,提出修正意见和补充措施,可以概括为监理就是对管理进行管理,对监督进行监督,对验收进行验收,充分强化过程控制。
3、质量成本概念的应用
常规的质量成本主要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失误的成本、外部失误的成本。低质量将导致较高的质量成本,主要表现在:时间和原材料的浪费,次品的返工,额外的原材料,进度拖延,组织形象和产品形象的损害等方面。生产与顾客服务的质量提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生产率:减少废弃和返工,进而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维护、修理和退货保证成本;提高产品声望,增加销售额和利润;让顾客相信货真价实;价格高质量好,进而带来利润;容易招来新顾客,留住老客户,进而降低招来和挽留顾客的成本。
本项目的承包商往往忽视低质量带来的高成本,片面追求进度或者偷工减料,没有详细进行经济核算。实际上,低劣的工程质量已经使他们招受了损失:一次验收合格率很低,经常返修,甚至返工,浪费了许多时间和人工;由于返工耽误进度,工程的周转材料租金等费用相应增加。由于承包商没有制定质量和人工费的相关制度,干好干坏一样支付人工费,一方面导致工人质量意识差,工程质量差,另一方面对承包商来说,既耽误了工期,需要赔偿业主损失,又加大了施工成本,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对承包商的信誉造成损害。因此,严格控制质量为业主提供优质的建筑产品,不仅是业主的要求,同时也是承包商自身利益的所在,监理工程师在后序工作计划中准备提出这样的口号:质量就是金钱,质量就是效益,督促承包商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关心质量、重视质量。
二、改进单一的质量验收表格
本项目的工程质量验收采用《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定的验收记录表格,包括隐(预)检记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以及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检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以及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等。所有这些表格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只留下验收的结果记录,很少反映施工过程的质量,而且留下来的一般都是合格的记录;只能用于质量的最终验收,反映建筑工程的产品的质量,不能用于对质量进行过程控制,无法体现PDCA循环的质量持续改进过程。更不能反映出施工过程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的原因规律和改进方向。为此,建设监理工程师采用如下一些质量控制工具对目前的监理工作进行改进。
1、帕雷托规则(图表)的应用:
帕雷托规则又称80:20规则,是一种重要的优先程度排序技术,应用于质量管理领域这一规则的含义就是:80%的真正问题是由20%的潜在问题引起的,或者说:80%的质量问题是由20%的原因引起的。就质量管理而言,不要试图解决所有的质量问题,确切地说应该找出一部分产生最大影响的问题来源,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如果能解决为数不多的质量问题的根源,就能大大地减少失误,从而保证大部分质量问题得以解决。
例如,本项目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针对现场施工情况,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经过召开质量专题会,共同研究认为存在如下质量问题:
(1)、砼表面平整度超标,后浇带两侧边缘砼平整度误差达到26mm;
(2)、砼外观质量差,接缝处砼高低差达5mm;
(3)、砼表面出现麻面,漏振严重,如IV区3段核心筒;
(4)、砼圆柱表面裂缝问题较为严重,如III区1段地下二层独立柱;
(5)、构件断面控制不好,尺寸误差大;
(6)、钢筋保护层控制不准;
(7)、梁柱节点钢筋位置偏差过大;
(8)、钢筋下料长度不足;
对于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各单位发表了意见,归纳起来可以有几十条的原因,单就(4)III区1段地下二层砼独立柱的裂缝原因,就可以有如下之多:
(1)、砼塌落度较大;(a)
(2)、砼的材料配合比有问题,水泥用量过高,产生水化热过高,砼柱内外温差过大;(b)
(3)、没有严格执行《大体积砼的施工方案》,拆模过早;(c)
(4)、拆模后养护不到位;(d)
(5)、箍筋保护层厚度不够,从箍筋外皮至砼柱外皮厚度只有16mm;(e)
(6)、砼供应商服务不到位,现场没有质检员和调度;(f)
(7)、施工单位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检查,现场旁站不到位;(g)
(8)、施工单位砼浇筑工艺不符合标准,没有严格分层浇筑;(h)
(9)、施工单位的过程管理不到位,未按要求进行PDCA过程循环。(i)
针对以上分析,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制定了下一步改进措施:
(1)、调整砼配合比;
(2)、改用水化热低的琉璃河水泥;
(3)、严格控制砼塌落度的损失率;
(4)、严格分层浇筑,一般控制在500mm;
(5)、严格振捣时间,不使粗骨料过度下沉,使砼产生离析;
(6)、使用清机油和柴油混合好的溶液作为脱模剂;
(7)、加强总包对分包的管理,层层技术交底;
(8)、严格按施工验收程序执行,作好自检、互检、交接检;总包验收合格后再报监理;实行各专业、各工种验收会签制度。
(9)、施工单位加强过程管理,按PDCA循环严格控制质量。
以上反应的是监理工程师进行质量问题处理,进行质量控制的一般方法和程序,可以归纳为:问题很多,原因很多,措施很多。如此工作方法,效果如何呢?实践表明,效果并不明显,原因何在呢?选用帕雷托规则不难说明并解决这一问题。
帕雷托图表是以图表的形式说明帕雷托规则。首先把引起问题的各种原因(a~i)按导致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影响程度给出所占百分比,创建帕雷托表;然后根据帕雷托表中导致问题最多的来源进行排序,并绘制帕雷托图;根据帕雷托图,找出导致砼柱裂缝80%的质量问题的少数几个最主要的原因;首先消除这几个最主要的根源,将可以基本解决这一质量问题。这样将可以将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精力、注意力和施工单位的有限的人、机、料集中投入到重要的方面来,重点明确,彻底解决问题。
由图看出i、h、g导致了83%的质量问题;可见产生砼柱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管理问题、程序问题、过程问题;f、a、b、c、d、e代表的主要是技术问题,都是一些常规技术问题,关键是加强施工管理和过程控制,从流程和制度上保证这些技术措施的实现。
2、因果分析图(鱼骨图或石川图)的应用:
因果图又称石川图或鱼骨图,在质量分析中用于根据引起某一质量问题的各种可能的原因对各种因素及数据进行归类,有助于把许多原因分出层次和主次,掌握影响质量的根源的规律性以及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例如,上述砼柱开裂的原因分析可采用因果分析图
由上可见,利用因果图可以形象地表示出导致砼开裂的各种原因,并且把它们分类列出、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其中有五类主要的原因通常被称为“4M1E”:人力(管理)、机器、方法、原料和环境。这样有利于将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行分解,为进一步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3、建筑施工项目质量要素控制
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不仅包括工程的实体质量,还包括形成实体质量的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是指参与工程的建设者,为了保证工程实体质量所从事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因此工程项目决策、设计、材料、机械、环境、施工工艺、管理制度以及参建人员素质等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工程质量。简单地说,也就是施工管理中常说的4M1E,指人(Man)、机械(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
(1)人的控制
人是项目施工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工程质量好坏最为关键的因素,项目施工的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
(2)、材料的控制
材料是建筑产品的物质基础,是构成工程实体的要素,也是工程质量形成的基本要素。保证原材料按质按量供应和使用是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3)、机械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一般不直接用于工程实体,因此对工程质量不产生直接影响,但不能忽视它的间接影响。
(4)、方法的控制
方法的控制主要应切合每个项目的实际,注重解决施工难题,保证施工质量,降低成本。它是施工质量管理中的技术因素。
(5)、环境控制
施工项目的环境控制是项目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在施工中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布置施工现场,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工作场所清洁整齐。
(2)严格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确保良好的工程管理环境。
(3)编制详细的冬雨季施工措施,以减少气候变化对质量带来的影响。
(4)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总之,要素的控制、过程的控制在施工项目质量控制中同样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