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全新的信息化系统的必要性
信息化不仅影响到高校的主要教学与科研活动,带来传统教学、科研的巨大变化。同时也会给学校现行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机制提出挑战,推动它们的变革。推动这种变革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化带来传统教学、科研模式的变化,需要新的管理机制;另一个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校务管理,也需要新的机制,即需要一个数字化的校园(Digital
Campus)。数字校园的建设也是高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信息化系统开发的软件质量保证措施(共九个方面)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如何保证软件质量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整个开发过程,针对不同的软件工程阶段,我们分别采取了以下相应的保证措施:
2.1 确定数字校园的整体系统架构。数字校园要从大学全局的高度来分析,理清大学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之间的关系,界定各部门之间联系,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和应用支撑平台,在此基础上集成、开发大学的应用系统,
形成一个有机集成的大学信息系统。因此数字校园的体系结构是一个层次结构。数字校园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网络基础层:网络是数字校园的基础设施,没有相应的网络基础设施,数字不能流动,就不可能形成数字的空间;
网络基本服务层:网络基本服务是数字流动的软件基础,包括域名服务、身份认证、目录服务、网络安全、以及公共服务(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Web
发布)等; 应用支撑层:它主要处理业务逻辑,将各类数据按照业务的逻辑规范管理、组织起来,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数字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教学系统等,它们是数字校园的核心支持系统;信息服务层:它主要处理用户逻辑,
将规范化的数据按照用户的需要提取出来提供给用户,为用户提供服务,如后勤服务、信息查询、决策支持、电子商务等;个性化门户:它是数字校园的总入口,各类用户通过门户进入数字校园,可以获得与其身份相对应的信息与服务。
在校园数字化后,大学的功能就将突破围墙的限制,成为一个可以覆盖网络可达范围的无疆域的大学,用户进入门户就等于进入了虚拟大学。
2.2 明确学院数字校园建设的整体需求(分为以下六方面)。
2.2.1 统一的信息资源规划。目前,很多高校投资建立起众多管理信息系统,由于缺乏高层的统筹规划和统一的信息标准,致使管理信息不能快捷流通,信息不能共享,形成了许多"信息孤岛",远没有发挥信息化效力。要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就要进行统一的信息资源规划。
信息资源规划是指对高校管理运作所需要的信息,从采集、处理、传输到使用的全面规划,使每个职能部门内部,职能部门之间,职能部门与院系之间的频繁、复杂的信息流畅通,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同时通过信息资源规划,梳理业务流程,
搞清信息需求,建立高校信息标准和信息系统模型。高校信息资源规划需要以信息工程方法论为指导,采用工程化方法进行整体规划,包括按照一定的方法步骤、遵循一定的标准规范、进行各职能部门和院系信息需求和数据流分析,
制定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建立全校、各职能部门和院系的信息系统框架。建立全校、各职部门和院系的信息系统框架是在大量的分析综合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是按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
由部门领导、管理人员和系统分析人员共同从整体上构思和把握的信息网络/信息系统框架,由功能型、数据模型和系统体系结构模型组成。其中功能模型是系统的功能结构框架,数据模型是系统的数据结构框架,系统体系结构模型是系统的功能和数据关联结构框架。
建立高校信息网络/信息系统框架的目的,是使学校领导、信息化负责人(CIO)和信息系统开发人员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方面达成共识,制定发展目标和实施策略,全面推进学校信息化,实现学校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2.2.2 统一的信息资源整合。目前高校信息系统的建设,多以学校行政管理部门为线索进行信息系统项目的建设,并且采用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和技术平台。部门信息系统的建立适应了部门迫切的信息化需求,使部门的管理与服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
各部门信息系统的服务对象都是学校的师生和教职员工,这些用户在各系统中拥有不同的用户帐号和口令,用户在不同的部门信息系统中数据不一致,用户需要从校园网上不同的网址去访问各部门的信息系统甚至无法判别其网址的合法性。
在这种现状下需要通过统一的信息整合将学校各信息系统间的用户、数据和应用进行集成,实现向学校各类用户提供全面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统一的信息整合包含数据整合、应用整合、内容整合及流程整合四个层面。
2.2.3 高可用的运行体系。随着高校信息系统的广泛使用,校园网用户对信息系统依赖型的增加和对信息服务质量要求大大提高,因此保证信息系统能持续、可靠地提供服务是检验高校信息化建设成功的重要指标。
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出现了对高可用性运行体系和高可用性运行体系的解决方案的需求。从层次结构上说,高可用的运行体系应该涵盖目前运行服务所有层次的工作:包括用户服务、技术支持、应用管理、系统管理、数据库、网络、存储、备份等;从动态运行的角度看,高可用的运行体系应该是包括运行、监控、响应等过程在内的一个动态流程。
2.2.4 现代教育教学支撑平台。高校是社会中的一种公共组织,其社会职能定位包括三个方面: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高校的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高校从事的是一种专业性的人力资源开发。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充分发挥教学与科研两大职能的基础上,需要整合学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
从系统的角度看,建立一个以学生为核心,以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为基础,面向教师和管理部门,兼顾继续教育,符合研究型大学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综合、开放的现代化教学支撑平台,是有效地利用与优化各种教育资源,构建高效与科学的人才开发体系的重要保障。
现代化教学支撑平台需要从教学环境支撑体系、管理与服务支撑体系以及评价与决策支撑体系三个重点层面进行建设。
2.2.5 教学环境支撑体系。教学环境支撑体系是在强调"通识教育"的学科发展和课程设置以及强调"认知教育"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面向全校的学生和老师,提供数字化的教学环境,重点包括统一网络教学平台和整体教学资源库,为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模式的建立提供有力的支持。
以校园网络为依托,加强网络教学和远程教学对常规教学的补充作用。利用网络教学和远程教学跨时间和空间的特点,建设一个为全校学生和教师服务、支持教学全过程的统一网络教学平台,从课程讲授、课堂讨论、作业、实践训练、考核以及教材等六个主要环节为常规的教学活动提供支持。
2.2.6 管理与服务支撑体系。管理与服务支撑体系为学校建立完全学分制下现代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提供,加强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统筹、规划和督导,加强各院(系)的办学功能提供信息化管理的支撑平台,同时为现代教学支撑平台所面向的教师和部门提供信息技术的支持服务。重点包括教学管理系统、教学办公系统和运行服务体系的建立。
2.3 严谨的项目系统分析与设计。有了数字校园(信息化系统)的整体架构及整体需求后,接下来要做的是进行项目的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案中主要根据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模块划分。具体的讲,整个信息化系统有以下模块组成:
学生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模块、校园新闻管理信息系统模块、科技成果项目与信息检索信息系统模块、就业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模块、校友信息系统模块、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模块、数字图书馆模块和网络教学系统模块等,
并对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了具体的界定。系统分析与设计阶段提前保质完成,为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保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4 统一的代码编写标准。统一的代码编写标准也是我们提高软件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统一的代码编写标准一方面可以培养我们的优秀的编程习惯,而且为我们后来的代码测试提供方便,更远的为将来的系统维护提供便利。
比如说,我们要求各个团队还要将平时出现的代码编写错误写出来挂在墙上,让每个人都知道,不让同样的错误再犯,一方面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测试阶段的工作量,间接提高了软件的质量。
2.5 重视培训。培训是我们这个项目的非常重要的一环。一方面,培训我们的开发人员,使他们熟悉我们的开发工具和代码编写标准;另一方面,将我们的项目的整体情况和各个细节以及我们的进度和要求传达给我们的开发者。
2.6 制定软件开发进度表。制定软件开发进度表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选择MS Project2003
作为校园信息化项目的管理工具。充分利用MS Project2003 所提供的功能,例如使用甘特图等。尤其是对项目进行分析并寻找到了关键路径,
然后在整个项目开发团队中贯彻实施,让每个人都了解关键路径的作用,并时刻保持警惕,保证关键路径项目的顺利实现,从而使我们的项目进展顺利,没有拖延时间。
2.7 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选择开发工具也是保证软件质量的一个方面。因为我们的项目初步定为C/S 和B/S
相结合,所以,在前台开发工具方面,我们综合考虑了项目开发人员已经掌握的开发工具、各个开发工具的学习难度和所选得开发工具是否能够满足我们软件的开发要求,
我们最终选择VS.NET2003 ,并辅之以ASP、JSP 来完成B/S 结构的前台瘦客户的开发。
2.8 测试是软件开发中必不可少的。软件测试的工作量约占软件开发总工作量的40%以上,测试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软件是正确的,而是为了尽可能多得查找出我们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并尽可能早的解决这些错问题。
我们要求团队之间进行“无记名”式的软件集成测试,最后由我们软件开发组共同进行总体的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及确认测试。
3、结束语
软件质量是与很多因素都息息相关的,以上只是本人在项目的进行中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学识对提高软件质量提出的一些浅见。对于软件质量提高,还是需要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