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做了一个现场调查,在场多少人的公司在实施持续集成,结果现场几十名同学约有10人举手,而当问及有多少公司在做代码度量时,就只有一位爱立信的同学依然举手。由此可见,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持续集成这一实践已开始为大家所认识,并开始尝试,而代码度量的实施情况不容乐观。
统一配置管理(UCM)就指出对代码变更的范围是可以进行精细化管控的。说起代码质量管控,目前面临三大挑战――精准、快速、协同。那代码质量到底是什么?现场有人提出稳定性、健壮性、可维护性,其实有很多衡量代码质量的模型,比如圈复杂度。这么多模型,该如何在实践中加以用?西剑提出有效的代码度量模型应具备以下特征:
- 与组织的目标一致:代码度量模型的底线要与组织的要求一致,和业务相关的东西会体现在规范里。在支付宝,代码安全规范、敏感信息处理规范被作为代码质量最基本的要求。
- 有针对性:要做针对性分析,比如对线上故障的研发原因进行分析,分析的规则会有周期性变动的,但不要太频繁,而且规则会随着组织的成熟度而改变。
- 可操作性:要对度量维度做进一步分解,比如测试要有明确的检查点,覆盖要完整,可重复运行。支付宝就制定了具体的度量维度,从多个维度对系统加以度量。
- 有工具支持:这不是必要条件,工具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能用工具最好,不行的话就人工检查。工具检测维度要按照优先级和操作性,逐步增加精细化维度。这一点上,支付宝将一些编码规则的检查放入了持续集成工具之中,以求尽早检查、频繁检查。
西剑介绍了支付宝正在构建的一套持续集成平台,自上而下分为DashBoard、服务管理层与服务层,其中最为基础的服务层中就提供了单元测试(构建服务、静态扫描、单元测试、CodeReview)、集成测试(API测试)、系统测试(SIT、UI测试)等众多服务。
当被问及人工CodeReview是靠资深的工程师来做,还是质量部门自己来做时,西剑认为最佳的方式是项目成员进行交叉CodeReview。如果靠资深的架构师来进行CodeReview,他可能只会关注代码规范或者一些上层的东西,无法深入细节,因为他本身的视角太高,不清楚业务实现的具体细节,而项目的成员或者开发Owner可能更清楚这些东西。
代码度量模型又该如何应用?首先,要有度量模型作为代码质量标准,引导团队代码质量意识和方向;其次,辅以持续集成,实时监测代码复合模型中客观质量度量的情况,再配合人工CodeReview保证业务一致性。持续集成相对客观,而人工的CodeReview则较为主观。产品在发布之前,必须满足组织的代码度量模型,否则不予上线。
在进行了度量之后,系统代码质量可以在多个系统间进行横向比较,其中服务型系统与应用型系统质量要求会有所区别,新老系统会有区别,检查系统量目标是否达成,以此确定部门改进的系统范围和目标。单个系统也可进行纵向比较,了解系统质量的变化趋势,分析原因,确定单个系统质量改进月度目标。
质量度量并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就能轻松实现的,需要建立有效的执行体系,西剑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获得管理层认同:让管理层能看得见目标,看得到做法,往往有技术背景的管理层更容易说服。
- 流程保障:把要求放入日常流程之中。
- 组织保障:要有人专门负责制定、维护、解释标准,并将标准落地,因此可以成立专门的组织(可以是一个虚拟组织),在支付宝就有一个名为SQPG的组织。
目前的质量度量主要还是集中在开发阶段,今后可能会将部署阶段也囊括进来,部署的度量主要包括系统依赖性检查、配置一致性检测、应用部署验证、DB部署验证、性能极限验证和业务验证。此外还要寻求更科学的度量指标,在实践中圈复杂度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寻找一些更合适的度量指标。
在简短的休息之后,来自51Testing的宋光照为大家介绍了如何构建可维护的自动化测试。首先,他分享了他对软件质量特性中的可维护性的理解,可维护性包含易测试性(降低发现缺陷的成本)、易分析性(降低定位缺陷的成本)、易改变性(降低修改缺陷的成本)和稳定性(减少频繁修改而导致的不稳定),其中易测试性是最为重要的。测试自动化和自动化测试常被混为一谈,宋光照解释到自动化测试偏重于测试的执行,而测试自动化则包含自动化测试管理、自动化测试执行和工具支撑三个部分。自动化测试目前面临了很多挑战,比如软件测试的时间越来越短,变更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回归测试成本压力越来越大。业界对自动化测试的需求大致可以归纳为:
- 要求是执行快、效率高、可重复的自动化测试资产
- 自动化测试工具成本要低
- 要有易学易用的自动化测试方法
- 对提高软件质量有评价或质量度量指标
而开发对自动化测试也有自己的需求:
- 能尽早快速发现软件缺陷
- 工具要有自我检查和任务闭环管理功能
- 对提高编程质量有指导性意义
- 自动化测试工具链支撑能适应自身开发模式
从自动化的角度来看,底层从单元测试开始时比较现实的,只要提供了框架,传递了合适的方法即可。面向函数级别,请考虑单元测试;面向API层面,构建功能测试,快速做验收;面向GUI层面,开展录制回放;从使用者角度来关注质量,做一些手工测试。宋光照强调了测试自动化开发也是软件开发,要多考虑可测试性设计。随后,他为大家演示了两套自动化测试工具,介绍了一些实际使用案例。
在成本方面,自动化测试也要有投资回报考虑,至少要回归3次才会有收益,随着版本迭代次数增加,收益会明显提高,如果考虑其他平台兼容性问题,收益还会成倍增加。在实施前期,需要投入自动化测试管理、人员和研发过程管理,做到人员清楚定位、合理分层。自动化测试在起步阶段,重在用例转化,将手动测试转为自动化测试;在成熟阶段则重在效率,提高用例重用度,提高持续集成和每日构建效率。
关于质量度量与自动化测试,还有很多值得深入讨论的内容,如何把控软件质量,各位读者,您是怎么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