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软件工程组织 |
软件开发质量保证体系 |
来自lannuo.533.net |
1. 使用范围 2. 引用标准 3. 定义 4. 质量体系框架 4.1 管理职责 4.2 质量体系 4.3 评审 4.4 纠正措施 5. 质量体系生存周期 5.1 合同评审 5.2 需方需求规格说明 5.3 开发计划 5.4 质量计划 5.5 设计和实现 5.6 测试和确认 5.7 验收 5.8 复制、交付和安装 5.9 维护 软件开发质量保证体系
公司内部标准 本标准参照ISO9000-3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第三部分:在软件开发、供应和维护中的使用指南》。
1、 使用范围 本标准作为本公司在软件项目开发、供应和维护时的质量要求,以保证产品的质量,防止不合格产品。 以下详细描述了软件开发各阶段的控制手段和要求。要求质量保证贯穿各个阶段,始终保证严格实施。 2、 引用标准 本标准制定考虑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因此本标准仅用于本公司内部控制产品质量。 使用本文档时,请尽量参照最新版本。 3、 定义 产品:以下指软件产品,即交付给用户的一整套计算机程序、规程及相关的文档和数据。 开发:创作软件产品的所有活动。 供方:指本公司。 需方:指具体项目的需求方,即客户。 质量体系:质量要素、各要素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在开发过程中必须采取的措施。
4、 质量体系框架 4.1管理职责 4.1.1 供方(及具体的项目开发组)负责以下职责 组织机构 质量保证部门负责以下工作: 建立并维护公司内部的质量保证体系。 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公司内部制定一般性的质量方针及对软件产品的质量目标,作为各项目组的参照,各项目组可根据具体客户期望及需求作出具体质量目标及质量承诺,具体质量目标及承诺,特别是超出公司目标的部分,提交给质量保证部门,以便提交给质量保证部门充分理解并协助实施。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见附录 管理评审 在项目中,应向需方(客户)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其需要承担的职责,以便相互配合,共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需方应明确指定项目相关负责人,应具有足够的权力处理以下问题: 双方定期地交流,并联合评审软件是否满足已经商定的需求规格说明书。 4.2 质量体系 本质量体系贯穿整个开发周期,是为了在开发过程中保证质量,并非在开发结束时才检查质量问题,所以重点强调防止问题地发生,问题发生后的纠正仅作为补充手段。 本公司将采取必要手段保证这一体系得以有效地贯彻实施。 质量体系文件 质量体系文件见附录《质量体系文件》 质量计划 附录之《质量保证计划指导》作为各项目组制订计划的指导。 4.3 审核 本公司内部建立全面的审核制度,以验证各具体项目中的质量活动是否符合计划要求,同时检查质量体系的有效性,以不断完善质量体系。 审核过程及采取的措施均要按书面方式进行。 审核结果形成报告,提交审核部门负责人。对于审核时发现的问题,相关负责人应及时采取措施。 4.4 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必须制定书面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调查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并制定防止同类事件发生所需的措施。
要求各阶段必须有合格的产品(包括文档),并以其作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基础。对每一阶段的产品,必须组织评审,确保其质量,避免错误影响后续工作。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生存周期模型。 5.1 合同评审 本公司应评审每一合同,以确保: 规定合同的范围和需求并写入文档 此外,应注意有关质量条款 验收准则 5.2 需方需求规格说明 在某一具体项目进行开发前,本公司应具有一套该项目的完整、精确、无歧义的功能需求,这些需求应包括需方的所有要求。 因为本公司在业务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大力配合客户识别并确定需求,需求在开发前得到需方的确认。 该需求应足以成为产品验收确认时的依据。 在制订需求规格说明时应注意: 双方制定专人负责
在项目进行前制定开发计划,作为总体的策划,指导整个项目有序的进行。 开发计划要求包括以下方面: 项目定义 A. 开发阶段 开发计划应将项目目标转化为最终结果的过程、方法等清楚的描述出来,可以把工作分为几个阶段,比如按照生命周期法划分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要确定以下项: 要执行的开发阶段 每一阶段应产生的输出 满足相应的要求 分析各阶段可能潜在的问题或需要解决的问题 B. 项目管理 项目开发、实施等过程的时间进度安排 规定项目活动应共同遵循的方法及使用的工具,包括: 开发规范、惯例 质量计划作为开发计划的一部分。 质量计划随项目进展而更新,质量计划经正式评审,并得到所有与计划执行有关的组织的统一。 质量计划应包含或引用以下内容: 质量目标,尽可能以定量方式给出 设计和实现活动是将需求规格说明转化为软件产品的过程。为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这些活动必须在严格规定的方法下进行,不能依赖于事后的审查监督。 设计 选用适合所开发产品类型的设计方法 规定编程规则、编程语言、命名约定、编码和注释规则等 C. 评审 为使需求规格说明得以满足和上述规则方法得以实施,必须以评审的方式加以保证。直到所有被发现的缺陷被消除,或确定缺陷的风险可被控制后,才能进入下一步的设计或实现工作。 各项目组引用公司规范或参照制定的开发规范应在取得本项目组广泛认可的情况下,提交给评审部门,作为评审参照依据。 评审纪录应保存,评审结果可能作为个人及项目组工作成绩评定的参考之一。 5.6 测试和确认 要具有完整的测试计划,测试计划要经过评审,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测试活动。 A.测试计划 包括单元测试计划、集成测试计划、系统测试计划、验收测试计划 记录发现的问题,指出可能的受影响的其他部分的软件,通知相关负责人员。 5.7 验收 当软件产品已经完成,经过内部确认测试,准备好交付后,应要求需方根据合同中的规定原则判断是否可以进行验收。对于验收中发现问题的处理办法由双方商定并纳入文档。 具备验收条件后,应制定验收计划并逐步实施。 验收计划应包括: 时间进度 制定安装分发计划。 复制 准备好该交付的操作手册、用户指南等文档。 交付 安装 时间进度及安排,包括非工作时间及假日的人员安排及工作责任 程序
问题的解决
附录C 质量体系文件 包括质量要素、各要素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在开发过程中必须采取的措施 质量要求要素定义如下: 正确性 在预定环境下,软件满足设计规格说明及用户预期目标的程度。它要求软件没有错误。 正确性 在需求确定方面,应通过深刻的理解电信企业的运营系统及了解其发展趋势,建立模型并分析,广泛了解其他系统的特长,并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定出需求并通过与用户的交流最终确定。 在需求的表达方面,强调以全面、精确、细致、易于理解的方式表达,可能需要以多种形式,比如:功能描述、数据描述、数据流图、系统说明等。 可维护性 编码应具有良好的可读性,注释完整清晰。 避免复杂的逻辑判断条件,易读,易测试 编码应尽量简练,逻辑简单 保存异常信息与错误日志以便于调试与分析 降低模块之间的耦合度,增强模块内的内聚。 可用性 响应时间快,操作方便,提高用户工作效率。 提示信息简洁准确 可靠性 尽量降低系统资源的开销 查询语句要充分考虑到索引 减少与数据库的不必要的交互 灵活性,易于扩展 完整性、安全性 考虑数据的存取权限。 文档完善
审查制度 对于每一阶段的文档及软件产品都应交付证质量保证部门,由审查小组按质量要求严格审查。 审查内容: 文档:开发计划、用户需求规格说明、概要及详细设计文档、技术文档、用户手册等,详细要求见文档计划。评审文档是否规范,表达清晰,有实用价值。 设计方案:是否达到设计目标。 应用程序:是否达到质量目标和符合设计目标。 审查流程: 项目组按计划准备好交付的产品及文档
|
版权所有:UML软件工程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