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查询算法》一文中已经实现了换乘算法,但是,使用存储过程InquiryT2查询从“东圃镇”到“车陂路口”的乘车路线时,发现居然用了5分钟才查找出结果,这样的效率显然不适合实际应用。因此,有必要对原有的换乘算法进行优化和改进。在本文中,将给出一种改进的换乘算法,相比原有的算法,改进后的算法功能更强,效率更优。
1. “压缩”RouteT0
假设RouteT0有以下几行
如下图所示,当查询S1到S4的二次换乘路线时,将会产生3×2×4=24个结果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1段路线中的3条线路的起点和站点都相同(第2、3段路线也是如此),事实上,换乘查询中关心的是两个站点之间有无线路可通,而不关心是乘坐什么路线,因此,可以将RouteT0压缩为:
如下图所示,压缩后,查询结果有原来的24条合并1组
查询结果为:
那么,为什么要对视图RouteT0进行压缩呢,原因如下:
(1)RouteT0是原有换乘算法频繁使用的视图,因此,RouteT0的数据量直接影响到查询的效率,压缩RouteT0可以减少RouteT0的数据量,加速查询效率。
(2)压缩RouteT0后,将中转站点相同的路线合并为1组,加速了对结果集排序的速度。
2.视图GRouteT0
在数据库中,将使用GRouteT0来描述压缩的RouteT0,由于本文使用的数据库的关系图与《查询算法》中有所不同,在给出GRouteT0的代码前,先说明一下:
主要的改变是Stop_Route使用了整数型的RouteKey和StopKey引用Route和Stop,而不是用路线名和站点名。
GRouteT0定义如下:
create view GRouteT0
as
select
StartStopKey,
EndStopKey,
min(StopCount) as MinStopCount,
max(StopCount) as MaxStopCount
from RouteT0
group by StartStopKey,EndStopKey
注意,视图GRouteT0不仅有StartStopKey和EndStopKey列,还有MinStopCount列,MinStopCount是指从StartStop到EndStop的最短线路的站点数。例如:上述RouteT0对应的GRouteT0为:
3.二次查询算法
以下是二次换乘查询的存储过程GInquiryT2的代码,该存储过程使用了临时表来提高查询效率:
GInquiryT2
/*
查询站点@StartStops到站点@EndStops之间的二次换乘乘车路线,多个站点用'/'分开,结果以分组方式给出,如:
exec InquiryT2 '站点1/站点2','站点3/站点4'
*/
CREATE proc GInquiryT2(
@StartStops varchar(2048),
@EndStops varchar(2048)
)
as
begin
declare @ss_tab table(StopKey int)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