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捐助,支持我们的公益事业。

1元 10元 50元





认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必填



  求知 文章 文库 Lib 视频 iPerson 课程 认证 咨询 工具 讲座 Model Center   Code  
会员   
   
 
     
   
 订阅
  捐助
cassandra百亿级数据库迁移实践
 
   次浏览      
2019-9-10
 
编辑推荐:
本文来自于oschina,本文主要介绍了在cassandra集群隔段时间出现rt飙高的问题后的一些迁移方案以及方案的详细过程等,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迁移背景

cassandra集群隔段时间出现rt飙高的问题,带来的影响就是请求cassandra短时间内出现大量超时,这个问题发生已经达到了平均两周一次的频率,已经影响到正常业务了。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当初设计表的时候partition key设计的不是很合理,当数据量上去(最大的单表行数达到百亿级)之后,出现了一些数据量比较大的partition。单partition最多的数据量达到了上百万行(cassandra不支持mysql的limit m, n的查询),当查询这个partition的数据时,会带来比较大的压力。

cassandra本身的墓碑机制,cassandra的一大特性就是快速写入,如果遇到delete一条记录时,cassandra并不会实时的对这条记录做物理删除,而是在这行记录上添加一个逻辑删除的标志位,而下次查询会load出这些已经删除了的记录,再做过滤。这样就可能带来及时某个partition的查询出的数据量不大,但是墓碑比较多的时候会带来严重的性能问题。

公司dba也不推荐使用cassandra,出现问题的时候,难于定位解决问题。所以决定将cassandra数据库迁移至社区比较成熟的关系型数据库mysql。

迁移方案

整个迁移方案主要分为以下5个步骤:

全量迁移:搬迁当前库中所有的历史数据(该过程会搬掉库中大部分数据)

增量迁移:记录全量迁移开始的时间,搬迁全量迁移过程中变更了的数据

数据比对:通过接口比对cassandra和mysql中的数据,最终数据一致性达到一定99.99%以上

开双写:通过数据比对确保全量迁移和增量迁移没问题以后,打开双写。如果双写有问题,数据比对还可以发现双写中的问题。

切mysql读:确保双写没问题以后,然后根据服务的重要性级别,逐步按服务切mysql读。所有服务切mysql读以后,确保没问题后关闭cassandra写,最终下线cassandra。

mysql的分库分表方案

分多少张表?在DBA的推荐下,单表的数据最好不要超过200w,估算了下最大一张表数据量100亿左右,再考虑到数据未来数据增长的情况,最大的这张表分了8192张表,单表的数据量120w左右,总共分了4个物理库,每个库2048张表。

字段对应的问题? 这里需要权衡一个问题,cassandra有List、Set、Map等结构,到mysql这边怎么存?这里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

集合结构的转成json之后长度都在1000个字符以内的,可以直接转成json用varchar来保存,优点:处理起来简单。缺点:需要考虑集合的数据增长问题。

转成json之后长度比较长,部分已经达到上万个字符了,用单独的一张表来保存。优点:不用考虑集合的数据增长问题。缺点:处理起来麻烦,需要额外维护新的表。

mysql分片键的选择,我们这里直接采用的cassandra的partition key。

mysql表的主键和cassandra表保持一致。

全量迁移方案调研

copy导出:通过cqlsh提供的copy命令,把keyspace导出到文件。 缺陷:

在测试过程中,导出速度大概4500行每秒,在导出过程中偶尔会有超时,导出如果中断,不能从中断处继续。

如果keyspace比较大,则生成的文件比较大。所以这种方式不考虑

sstableloader方式:这种方式仅支持从一个cassandra集群迁移到另一个cassandra集群。所以该方式也不考虑

token环遍历方式:cassandra记录的存储原理是采用的一致性hash的策略

整个环的范围是[Long.MIN_VALUE, Long.MAX_VALUE],表的每条记录都是通过partition key进行hash计算,然后确定落到哪个位置。

例如有这样一张表:

CREATE TABLE test_table ( a text, b INT, c INT, d text, PRIMARY KEY ( ( a, b ), c ) );

通过以下两个cql就可以遍历该张表:

cqlsh:> select token(a,b), c, d from test_table where token(a,b) >= -9223372036854775808 limit 50;

token(a, b) | c | d
----------------------+---+----
-9087493578437596993 | 2 | d1
...
-8987733732583272758 | 9 | x1

(50 rows)
cqlsh:> select token(a,b), c, d from test_table where token(a,b) >= -8987733732583272758 limit 50

循环以上两个过程,直到token(a, b) = LONG.MAX_VALUE,表示整个表遍历完成。最终采用了该方式。以上几个方案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在迁移过程中,数据有变更,这种情况需要额外考虑。

全量迁移详细过程

最终采用了以上方案3,通过遍历cassandra表的token环的方式,遍历表的所有数据,把数据搬到mysql中。具体如下:

把整个token环分为2048段,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把每张表的一个大的迁移任务,划分为2048个小任务,当单个迁移任务出现问题的时候,不用所有数据重头再来, 只需要把出问题的一个小任务重跑就好了。这里采用多线程。

迁移模式:主要有single和batch两种模式:

single模式:逐一insert至mysql。数据量不大的情况选择,单表亿级别以下选择,在64个线程情况下,16个线程读cassandra的情况下,速度可以达到1.5w行每秒。

batch模式:batch insert至mysql。数据量比较大的情况下选择,单表过亿的情况下选择。最大的一张100亿数据量的表,迁移过程实际上峰值速度只有1.6w行每秒的速度。这是因为cassandra读这部分达到瓶颈了。本身线上应用耗掉了部分资源。如果cassandra读没有达到瓶颈,速度翻倍是没问题的。

迁移性能问题:这时候cassandra和mysql和应用机器本身都可能成为瓶颈点,数据量比较大,尽量采用性能好一点的机器。我们当时迁移的时候,采用的一台40核、100G+内存的机器。

该过程遇到的一些问题:

异常处理问题:由于本身cassandra和mysql的字段限制有一定区别。在这个过程肯定会遇到部分记录因为某列不符合mysql列的限制,导致写入失败,写入失败的记录会记录到文件。这一过程最好是在测试过程中覆盖的越全越好。具体的一些case如下:

cassandra text长度超过mysql的限制长度

cassandra为null的情况,mysql字段设置为is not null(这种情况需要创建表的时候多考虑)

cassandra的timestamp类型超过了mysql的datetime的范围(eg:1693106-07-01 00:00:00)

cassandra的decimail类型超过了mysql的decimail范围(eg:6232182630000136384.0)

数据遗漏问题:由于部分表的字段比较多,代码中字段转换的时候最好仔细一点。我们这边遇到过字段错乱、字段漏掉等问题。再加上该过程没有测试接入,自己开发上线了,数据迁移完成后才发现字段漏掉,然后又重头再来,其中最大的一张表,从头迁一次差不多需要花掉2周的时间。现在回过头去看,这张表当初迁移的时候,还不止返工一次。这个过程实际上是非常浪费时间的。

慢查询问题:在最大的一张表的迁移过程中,超时比其他小表要严重一些。并且在跑的过程中发现,速度越跑越慢,排查发现是部分线程遇到了某个token查询始终超时的情况。然后线程一直死循环查询查token。当把cassandra超时时间设置为30s时,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但还存在极个别token存在该问题。此处有一点奇怪的是,通过登录到线上cassandra机器,通过cqlsh直接查询,数据是能够查询出来的。最终处理方案是针对该token加了5次重试,如果还是不成功,则记录日志单独处理。

增量迁移详细过程

记录全量迁移开始的时间,以及记录这段时间所有变更的account(一个user包含多个account),把这部分数据发往kafka。再通过额外的增量迁移程序消费kakfa的方式把这部分数据搬到mysql,循环往复该过程,直到mysql中的数据追上cassandra中的数据。

消费两个kafka队列,一个为全量迁移这段时间离线变更的account队列,另一个是当前业务实时变更的account队列。

处理过程中需要考虑两个队列中account冲突的问题,可以根据accountid进行加锁。

起初是按照user维度,进行增量迁移。实际上线后发现,按照user维度搬迁速度根本追不上正常业务数据变更的速度。然后选择了比user低一个维度的account(一个user包含多个account)进行迁移。

数据比对

为什么有该步骤?为了确保cassandra和mysql数据源尽可能的一致。

在全量迁移完成以后,增量迁移过程中,便上线了该比对功能。如何比对?当线上业务产生了数据变更,根据accountid,把该accountid下的cassandra的所有数据和mysql的所有数据通过调接口的形式查询出来进行比对。精确到具体字段的值

原本认为全量迁移和增量迁移基本没什么问题了,但是通过数据比对还发现了不少的数据不一致地方。排查发现有全量迁移过程导致的,也有增量迁移过程导致的,都是代码bug导致。发现了问题如果某张表全量迁移过程都出了问题,除了需要重新全量迁移该表。并且增量迁移也需要重头再来。

所有的比对结果存入数据库,然后定时任务发现比对不过的数据,再按照account维度进行增量迁移。

遇到的主要问题如下:

时间精度的问题:cassandra的timestamp时间戳精确到毫秒(cassandra的一个客户端工具DevCenter查询出来的时间只精确到秒,毫秒部分被截断了,如果通过该工具肉眼比对,不容易发现该问题),而mysql的datetime默认条件只精确到了秒。

decimal小数位问题:cassandra中采用的decimal,对应mysql的字段类型是decimal(18,2),cassandra中如果是0或者0.000,迁移到mysql中会变成0.00,需要注意该精度问题。

两张表来保存同一份数据导致脏数据问题:由于cassandra查询有很多限制,为了支持多种查询类型。创建了两张字段一模一样的表,除了primary key不一样。然后每次增删改的时候,两张表分别都增删改,虽然这种方式带来了查询上的遍历,但是产生脏数据的几率非常大。在比对的过程中,发现同一份数据两张表的数据量相差不小,排查发现由于早期代码bug导致表一写成功,表二写失败这种情况(好在的是这些数据都是很早之前的数据,所以直接忽略该问题)。而迁移至mysql,只迁移一张表过去。如果两张表的数据不能完全一致,必然有接口表现不一致。我个人对这种一份数据保存两份用法也是不推荐的,如果不在物理层做限制,只通过代码逻辑层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空字符和NULL的问题:cassandra中""空字符串的情况下转换至mysql变为了NULL,这种情况会带来接口返回的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在不确定下游如何使用该数据的时候,最好保证完全一致。

字段漏掉的问题:比对发现有张表的一个字段漏掉了,根本没有迁移过去,除了需要重新全量迁移该表。并且增量迁移也需要重头再来(尽量避免该问题,该过程是非常耗时的)。

cassandra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同一条select查询语句,连续查询两次返回的结果数不一致。这个比例在万分之一-千分之一,带来的问题就是有的数据始终是比较不过的。

应用本地时钟不一致导致的问题:现象就是随着应用的发版,某张表的lastModifyTime的时间,出现了cassandra比mysql小的情况,而从业务角度来说,mysql的时间是正确的。大概有5%的这种情况,并且不会降下去。可能随着下一次发版,该问题就消失了。近10次发版有3次出现了该问题,最终排查发现,由于部署线上应用机器的本地时钟相差3秒,而cassandra会依赖客户端的时间,带来的问题就是cassandra后提交的写入,可能被先提交的写入覆盖。为什么该问题会随着发版而偶然出现呢?因为应用是部署在容器中,每次发版都会分配新的容器。

开双写

经过以上步骤,基本可以认为cassandra和mysql的数据是一致的。然后打开双写,再关闭增量迁移。这时候如果双写有问题,通过比对程序也能够发现。

切mysql读

双写大概一周后,没什么问题的话,就可以逐步按服务切mysql读,然后就可以下线cassandra数据库了。

总结

cassandra的使用:

表的设计:特别需要注意partition key的设计,尽量要保证单个partition的数据量不要太大。

墓碑机制:需要注意cassandra的本身的墓碑机制,主要产生的墓碑的情况,主要是delete操作和insert null字段这两种情况。我们这里曾经因为某个用户频繁操作自己app的某个动作,导致数据库这边频繁的对同一个partition key执行delete操作再insert操作。用户执行操作接近上百次后,导致该partition产生大量墓碑,最终查询请求打到该partition key。造成慢查询,应用超时重试,导致cassandra cpu飙升,最终导致其他partition key也受到影响,大量查询超时。

cassandra客户端时钟不一致的问题,可能导致写入无效。

迁移相关:

全量迁移和增量迁移,最好在上线之前测试充分,千万注意字段漏掉错位的问题,尽可能的让测试参与。在正式迁移之前,最好在线上创建一个预备库,先可以预跑一次。尽可能的发现线上正式迁移时遇到的问题。否则正式迁移的时候遇问题的时候,修复是比较麻烦的。

在切或关闭读写过程中,一定要有回滚计划。

相关文章

基于EA的数据库建模
数据流建模(EA指南)
“数据湖”:概念、特征、架构与案例
在线商城数据库系统设计 思路+效果
 
相关文档

Greenplum数据库基础培训
MySQL5.1性能优化方案
某电商数据中台架构实践
MySQL高扩展架构设计
相关课程

数据治理、数据架构及数据标准
MongoDB实战课程
并发、大容量、高性能数据库设计与优化
PostgreSQL数据库实战培训
   
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