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放假,看电视《环宇地理:达尔文的演化远征 》 。
印象很深,1835 年,26 岁的达尔文 神学院毕业,搭乘英国皇家海军的“小猎犬号”进行地理和生物考察,出发前
达尔文象大多数人一样,深信所有物种都是造物主创造的,当他在南美的多个地方(现今的巴西,阿根廷,智利)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前所未有的生物,深受震撼,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发现物种可能灭绝,现在的物种和以前的物种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
而且在离海岸150公里的地方,居然发现了贝壳化石,这个时候他翻看最新的地理学书籍(名字忘了,是一个比较有创新的地理学家的著作),那本地理书中提到,地球地理面貌的形成,不是圣经所说的天灾的结果,应该是自然界不断发生的常见想象,例如火山
等不断作用的结果,地球的历史应该不只像圣经所说的几千年,而应该是几百万年,达尔文深受启发,把这些用于对物种的解释,认为物种是不断发生的变化积累而成,但是,物种是如何积累的呢?
这些问题还是困挠达尔文,后来又来到了太平洋的一些岛屿,看到自然环境对动物的巨大影响的反差,后来回到英国的时候,达尔文才27岁,他开始秘密的记笔记,因为这样的理论混被很多人嗤笑,所以只能秘密记录,同时把收集的资料整理,请动物学家确认收集的动物标本,整理动物的族谱,在画动物族谱树的过程中,发现物种之间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现在的物种,继承自过去已经灭绝的物种,同时有自己的都有特征,这些特征也是物种得以生存的关键。
这个时候,达尔文又看到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理论”如果没有战争和疾病,人口数量将不断增长,直到耗尽地球的资源,这个时候,人之间就会发生资源竞争,那些聪明、强壮的人将得以生存,而笨拙、病弱的人将死亡“,达尔文深受启发,大胆的想象(此时还没有提出生物遗传学理论),物种是在时间和空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出新的特征,这些特征适应环境的,会成为优势,在生存者身上保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会随劣者而消亡。
达尔文在29岁的时候,正式形成了进化论理论,不过却不敢发表,因为会招来大多数人的嗤笑,只能写成一本给自己看得书(除此之外只有几个朋友知道),经过20年,达尔文在50岁的时候,才把这些笔记汇集承了一本书《物种起源》。
进化论现在已经是一个比较普遍认可的理论,看这个故事,不是感慨于进化论,而是感慨于 达尔文的 历程,感慨于科学的形成、发展、灭亡和重生。
有这几点心得:
理论非常重要:达尔文把世界纷繁复杂的物种 概括为一个看似很简单,其实也很简单的理论:物竞天择(物种之间竞争,环境进行选择),这产生了一个伟大的作用,让很多人对看似复杂的事物有了简单的理解。
方法论不见得一定来自资深的专业人士,视角和想象力在专业积累之外也很重要。
理论大部分不是”老人“提出的,一个新人的视角将更具有客观性,而非习惯性。
方法论不是实验室里的产物,来自于生活,但是需要广泛而客观的观察。
想象力非常重要,如果局限于验证书本上的方法论,不具有创新价值。
参考要广泛,生活、其他领域的观点可以开拓我们的思路。
理论不是创造的,是变种而来的,也是物竞天择。
好的理论需要具有胆量,因为一定是很多人没有看到、想到的。
科学需要信仰,要能够忍耐20年的寂寞。
理论应该来自深入地实践,呵呵,这个不用解释了。
科学是近似的真理,没有绝对,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
相关知识:
达尔文的进化远征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IxNTI5NzY=.html
用google搜索了一下,什么是科学:http://baike.baidu.com/view/3805.htm
达尔文的进化论形成故事简介 :http://it.sohu.com/20090220/n262369750.shtml
和进化论不同的观点 http://dllianhong.blog.hexun.com/28993632_d.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