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捐助,支持我们的公益事业。

1元 10元 50元





认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必填



  求知 文章 文库 Lib 视频 iPerson 课程 认证 咨询 工具 讲座 Model Center   Code  
会员   
   
 
     
   
 订阅
  捐助
这一招助你把零散的思维串成一篇文字
 
   次浏览      
 2018-2-8
 
编辑推荐:

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苏老夫子 ,本文主要讲解如何把一颗颗散落的珍珠穿起来,还能让他更有限得实现它的价值呢,今天要分享的主题——自下而上做总结。

我们的大脑每天都在不停地运转,也有不少的好点子,就如同那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如何迅速地把珍珠有序地串在一起,从而让珍珠发挥它们更高的价值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主题——自下而上做总结。

有点抽象,我们从一个有趣的案例开始:一个姑娘相亲回来,身边的闺蜜不由得八卦起来。她兴高采烈地吧嗒起来。“这小伙子个头高,长得清秀,很潇洒,擅长数学,有人情味,思考逻辑性强,记忆力好,待人和蔼可亲“。(此案例源于李忠秋老师分享)

大家听了,感觉优点挺多的,就是不知道这位闺蜜要具体表达啥。于是另外一个闺蜜给她稍微整理了一下。如下图:

闺蜜看完后,拍了下大腿说,对,这就是我要表达的意思,而且清晰地让我看到了下一步作战计划。

这场景职场上也似曾相识,你兴冲冲地来到领导面前,吧啦啦说了好多,结果很悲催的是,领导冷冷地问了句,所以你要表达的是?你思考了几秒钟,终于把结论说出了,领导那阴沉的脸终于笑了,说道:你丫的,原来你要说的是这个,干嘛不早说,还讲了一大堆废话,害我听得一头雾水。

以上现象跟我们的思维有点像,自己脑袋里有各种想法,如何形成一个结构清晰的表达呢?我们需要三个步骤。

1.收集信息。

这里的收集信息不仅仅是在网上进行各种搜索,更重要的是对你大脑的思维进行整理。

比如有天在路上,我突然想到赞美对于我们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于是我就决定写一篇文字,但是那时候我只是一个想法,素材并不丰富,同时也没有清晰的结构,所以从一个点到一篇文字还是太难了。

于是我随手拿了一张空白纸,用三五分钟把自己在那一刻能够想出来的点都一一罗列出来,就像是你无意中注意了一颗珍珠,同时你开始把散落在身边的所有的珍珠都集中在一起。(可点击参考阅读:如何更好地赞美一个人)

也像我们整理衣服一样,你看到了一件衣服随意放在椅子上,你意识到衣服有点乱,于是下定决心整理下,首先你做的就是把所有的衣服都放在一起。

这样做还有个好处就是,我们大脑是有一定的内存,跟手机一样,但手机更牛逼,因为它内存可以不断升级,而大脑就相对比较难。而我们把想法都罗列出来,就是把大脑内存清理出来,腾出更多的空间,创造出更多的点子,这个动作就像是你用华为或小米手机时一键关闭所有软件。

就像我有时候晚上睡前想法太多,而且似乎很多好点子就是在那不停地冒出来,有时候想来想去,一个小时过去了,却始终睡不着,于是忍无可忍起来了,用关键词一个个记录;或者将它们用语音录起来。很搞笑的是,你自认为想了很多的东西,最后写下来也就那三五个点,但神奇的是,你写完之后大脑轻松了,很快睡着了。

其实此刻我在码字,也是为了清除我的大脑缓存,这样就可以让自己的大脑有更多的空间去思考其他事情。而很多作家在写完书后有种释放的感觉也是如此,因为他们的大脑得到了放松。列清单也是如此。

收集信息除了随意写之外,我时常用的工具是思维导图,这已经用了六七年了,有时候不需要刻意去画,但那种思维模式已经在我的脑袋里形成了习惯。

2.分类

我们要把所有散落的珍珠串在一起,并不是随随便便,毫无规律地集合在一起。此时我们需要按一定的顺序,比如从大小分布,颜色的不一样等。就像我们整理衣服,并不是把所有的衣服叠好,然后对放在一起。我们会对他们进行分类,比如按不同季节分类;然后再按上衣,裤子……分类

分类可以让我们看到共性,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传递信息。

关于更多的分类请点击阅读《核心中的核心》

3.概括总结

概括总结,看起来很眼熟。小时候学习语文,老师经常让我们干的就是阅读一篇文章,然后问你总共可以分为几大段(这就是分类),接着让你写出每一大段的中心思想(这时候就是总结概括)。

但学生时代耍小聪明的人太多,为了在老师提问的时候装得很厉害的样子,于是很勤劳地提前预习,看参考书,真正自己独立思考的不多。于是这个能力并没有发展得特别好。

就像我很经常在码字的时候,写完之后,发现呈现出来的结果和最初的想法相差蛮大,因为通过不断地分类,概括,我发现主题修改一下会更贴切。

三个步骤看起来是不是特别简单,你是不是也发现自己是不是也时不时会用一下呢?只是你没有意识到而已,而通过文字的总结,就可以让你有意识地使用,从而发挥它更大的价值。

最后我们再来一起看一个有趣的案例:

首先,我们一起思考,什么样的小笼包才算好吃的小笼包呢?

答案很多,我们就以社会广泛流传的为主:皮薄,汁多,馅大,肉鲜。(信息收集)

但是有个歪果仁,“闲得慌”他带了三样工具:电子秤,双脚规形夹和一把理发多剪刀,16个月吃遍了上海52家小笼包。并且运用公式计算出小笼包的结构工艺,最后总结出,那些备受欢迎的小笼包是怎么样的。最后形成了一份上海小笼包。(归类总结)这除了给吃货们提供信息索引,还有什么卵用呢?如果通过更深层次的研究,是不是可以开一家标准化的小笼包店呢?为如何做好小笼包提供更多的数据参考。其实我们的大数据也是如此,通过一线大量的数据分析,分类,最后进行总结概括,得出结论从而指导生产销售。

可能你会觉得他实在太无聊了,殊不知我们多少智慧就是通过把散落在生活中的各种智慧串在一起,最后得以传承。同时我们通过不断地总结,也是在不断地累积自己的经验,就像我们很多人并不能一下子就知道自己这辈子想要干什么,但是通过不断地尝试,总结,很快地也就找到了自己的“真爱”。

   
次浏览       
 
相关文章

由外而内看敏捷软件开发
架敏捷开发中史诗故事与用户
看板任务管理
面向全球化的有效敏捷交付
 
相关文档

统一过程及应用
敏捷过程实践
基于XP/RUP的迭代开发
软件开发过程指南
 
相关课程

IT安全原理、框架与实践
ITIL认证
ITIL Foundation认证培训(ITIL V3 Foundation )
IT规划体系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