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技术创新往往是以组群的形态出现的,它们的有机结合和协同作用才能促进企业持续高速发展。合理地进行技术创新项目组合,能够使企业的技术和财务资源得到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项目组合上,特别是资源如何在项目之间的合理分配,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然而,在我国,根据我们对江、浙、沪30家企业的调查,许多企业的管理层,把他们的注意力放在单个开发项目的管理上,忽视了将技术创新项目作为一个组合整体来管理。在单一项目的管理上,又忽视了产品和工艺的组合匹配,只强调产品创新,而忽视了工艺创新。这种指导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给创新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的发挥带来障碍。
技术创新项目组合还体现在产品和工艺的组合匹配上。在我国,企业历来注重产品创新,而将用以保证产品生产的工艺看成是完全附属于产品的需要,缺乏对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协调考虑。据对杭州市1990年493项引进项目的跟踪分析,能够进行二次创新的仅占0.8%,究其原因是企业落后的工艺基础与引进技术之间不匹配。这种产品创新在企业创新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企业长期不重视工艺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旧观念,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工艺的落后已成为企业技术发展和技术能力提高的瓶颈环节,拉大了我国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3.忽视短期和长期项目、渐进型和重大型创新项目之间的平衡
许多企业创新研究表明,长期项目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在技术创新组合选择上,应该在短期收益项目和长期收益项目之间有一个均衡考虑,避免短期收益驱动给企业长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我国大部分企业在技术项目的选取上,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一些可用经济指标直接量化的经济收益上,把资金等组织资源不均衡地投人到当前利润获取活动中。即在现有项目的改进或成本减少等短期项目上投入过多的资源,这些通常被称为渐进型创新。而对有利于企业核心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和提高的长远项目缺乏战略性考虑,资源投入偏低甚至不投入(刘冀生,1995)。还有些新的技术型企业走向另一个极端,把注意力和技术开发重点放在重大创新和全新产品的开发上,而对渐进型创新的重要性及其在经济上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导致在渐进型产品的开发上分配较少的组织资源,使渐进型产品开发的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4.在创新活动中缺乏对核心能力培养与提高的考虑
如果说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主要体现为产品在价格与性能上的竞争,那么从其本质来看,这种竞争实际上是企业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e)的竞争。核心能力是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种资产与知识的互补体系,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有意识地培育和发展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成功地进行技术创新、建立与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在技术创新项目组合选择上,应注重把企业资源相对集中在有利于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的创新项目上,这将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有利于企业市场收益的获取和增长,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多样化的经营组合。
我国企业面临的问题是产品技术水平落后,平均开发周期长,许多企业的研究开发只限于外围技术,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进而影响到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和发展。据对我国机械工业骨干企业的主导产品的调查,达到90年代水平的产品只占17.47%,80年代水平的占51.92%,其余的均为60、70年代水平。产品的平均开发周期为18个月,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又如我国发展较快的家电行业,其产品开发周期比国外的要长(金碚,1997)。长此下去,我国产品很可能会处于劣势。
企业技术创新不足是妨碍我国企业技术核心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技术创新的阻碍因素有很多,主要的有创新资金不足,R&D投入不足,缺乏科技人才等(高建,1997)。缺乏创新资金且资金投向不尽合理,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我国存在巨大的市场机会,然而,由于存在创新风险高和回收期长的特点,资金在流向创新活动时受到了限制。同时,许多企业又将有限的创新费用大部分投人到设备购置和试生产与工程化等环节上,而在研究开发环节及新产品与新工艺的培训上投入偏低,不仅严重地影响了职工素质的提高,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质量和水平,而且还产生了对引进设备消化吸收不了的问题。这是造成我国企业核心技术水平进步缓慢、核心技术能力不足的一个客观原因。其直接结果是企业在技术创新项目选择上,往往只注重当前经济利益,而对未来的长远的经济利益缺乏战略性考虑,尤其是在企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上,作为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基础,常常被企业决策层所忽视。
缺乏人才是紧随资金因素之后技术创新的重要障碍,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对945家企业创新状况的调查,在大型企业中缺乏人才的企业占45%,在中型企业中占41.3%,小型企业中占66.4%。另据我们对浙江省28家企业的调查,企业平均拥有从事技术创新专职人员只占全企业职工人数的3.36%,而具有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职工人数 2.19%,尤其作为技术创新成功所需的技术桥梁人物、技术带头人十分不足,28家企业中,有50%以上的企业缺乏足够的技术桥梁人物和技术带头人。人才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缺乏人才的企业,技术创新将难以进行。企业科技人才的缺乏使得各事业部相互争夺携带核心能力的人员,造成关键人员被占用及分布不合理的情况,这种破坏性的竞争行为,又严重影响了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我国企业在人员投入上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给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特别是高水平的技术创新带来很大困难。
5.只注重成功的项目,忽视失败项目的作用
Mansfield指出,尽管我们对技术创新研究的注意力放在了经济效益上,但并不是说仅有这些效益是重要的,相反,日益增长的知识存量明显具有超出其直接经济效益的重要性。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技术创新活动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但一般只考察成功的技术创新项目对组织自主创新能力的积极促进作用。至于对失败创新项目的分析,往往只探讨其负面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然而,我们通过对8家企业的40个失败项目的较为详细的调查发现,尽管大多数失败创新项目对组织起着负面作用,例如导致资源和时间的浪费,丧失技术机会,不利于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但也有一些失败项目对组织具有正面的影响,它们能够对后续创新项目的选择和确定产生有利的影响,能够对后续创新项目的周期缩短和费用降低作出贡献,通过组织知识存量的量的增加和结构优化,以及对组织技术范式的形成,导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遗憾的是,许多企业并未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在创新管理中,往往把注意力局限于可用经济指标量化的显性收益上,而忽视了创新项目的一些潜在效益。失败创新项目的正面效益主要体现在提高了后续创新项目的技术资源使用效率,提高了对外部技术机会的把握能力和后续创新项目的成功率,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在技术创新项目选择和评价上必须改变以往把重点完全放在显性经济效益上而忽视一些潜在收益的观念,必须认识到创新项目是一个具有显性效益和潜在效益的组合体,在进行创新项目选择时,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取对企业具有潜在效益的项目,这样即使项目失败,也不会对企业产生过度的负面影响,以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
二、技术创新项目组合管理的必要性
组合管理对于创新项目成功是一个关键,要求对项目组合作不断改进,使项目组合反映经营战略的要求。随着资源越来越趋紧张,合理分配资源和正确选择项目问题尤为突出。目前,关于技术创新项目选择及资源分配在理论和实践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有:
1.战略和项目组合间缺乏匹配
实际中战略和资源分配常常脱节。公司应该不断检查现有项目的组合是否支持或符合经营战略,其产品、市场和技术是否符合原先确定的重点领域,然后再分配资源,还要检查资源分配是否反映战略优先权,是否符合经营战略。
2.缺乏避免组合中出现低劣项目的手段
公司现有项目组合中许多新产品项目被认为是较差或是低劣的,有一些被认为没有商业用途,市场成功率很低。在战略的引导下,通过组合管理可以检查现有项目组合中的项目是否正确,并削减错误和低劣的项目,以提高项目组合的质量。
3.缺乏对决策点的有效性管理
企业中继续/剔除的决策准则不充分或没有使用,通常缺乏评价项目的机制,无法确定项目的优先权,甚至淘汰差的项目,导致开发的项目很多,而成功的项目很少。因此,公司需要加强去/留决策点的有效性管理。
4.资源分配缺乏重点,忽视核心能力的培养
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往往导致许多公司选择一些快速的、容易的、低成本项目。通常这些项目又是不重要的,往往是一些改进和延伸产品。而那些能够产生实际竞争优势的、带来重大创新的重要产品则没有受到重视。从而导致有利于核心能力培养和发展的真正好项目缺乏人力和资金。
鉴于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设计和开发一个有效的技术创新项目组合管理的系统理论方法,在单一项目决策和项目组合管理中,体现战略的要求,以期获得高质量的创新项目和创新项目组合管理,把企业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核心能力的提高和培养上,在长期和短期、收益和风险、重大创新和渐进型创新、显性和隐性效益、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进行平衡考虑,合理分配资源。不幸的是,在我们所调查的企业中很少有能够完全解决组合问题,在新产品开发等创新过程中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在经营业务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缺乏重要的新产品项目,具有很长的周期,具有很高的失败率,缺乏战略一致性等,这些严重影响了创新绩效的发挥。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使企业转变技术创新管理范式,由传统的项目管理范式转向技术创新组合管理范式,最重要的就是实施战略引导的技术创新项目组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