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例,有一个项目经理负责实施一项顾客服务计划,其中包括大量的信息处理工作。为了提高信息处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这位项目经理不厌其烦地向上级强调:为了确保计划的成功,项目经理们需要更大的权力。这位项目经理最终获得了授权,他可以直接管理项目组成员的工作,并有权根据他们的工作表现给予奖励,那一天成了公司里所有项目经理的节日。可是第二天,新鲜劲儿一过,这位经理又为如何使用这些新的权力犯上了愁。到底应该何时评估项目组成员的业绩呢?是在每一项任务结束后,还是在整个计划完成之后?应该如何把握监控的分寸?深思熟虑之后,这位项目经理决定根据每人编写的编码行数来评估信息处理人员的工作业绩。凡是达到标准的成员都能从他那里得到一千美元的奖金。不难预料,信息处理人员们写出了数千行的编码,编制出的程序数量令人咋舌,因而人人都得到了那笔奖金。同样不难想象,这样编制出来的系统最终不能对顾客服务起到任何促进作用。结果,那位项目经理被解职了事。更糟的是,自他之后,再也没有一名项目经理获得过直接管理项目组成员的权力。
这个故事的寓意之一就是:软件编码工作尽管非常重要,但是却不能作为评估的标准。真正的标准应该是优化顾客服务。那位项目主管本应评估每个成员对促进顾客服务所作的贡献大小,并据此给予奖励,而不该只看编码的数量。这就是“以绩定酬”的项目管理方法。这个故事的另一个寓意是:无论你使用何种评估标准,都应该注意奖励的“力度”。只有当你掌握了设定业绩目标的艺术之后,才能为完成指标者论功行赏。遗憾的是,许多项目经理一旦发现自己的评估标准出了差错,往往会放弃所有评估手段。他们经常在事后根据工作的结果,对有关人员的表现给出一个主观的评价。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一个项目组获得成功所必须遵守的“三个‘C’原则”:
1. 预定的目标不够“明确”(Clarity)
2. 团队成员缺少对完成任务的“承诺”(Commitment)
3. 对成员的工作表现不能给予相应的“奖惩”(Consequence)。
这种“无为而治”的方式对项目组的危害尤甚。干好干坏一个样,人们就会丧失努力工作的积极性。而如果人们根本不清楚自己的责任和目标的话,他们就会想:“我先随便设计一些什么东西算了,反正项目经理要到进度完成一半的时候才能把目标确定下来。”所以,使用错误的评估标准与“无为而治”方式同样会招致麻烦。只有进行恰如其分的业绩评估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重在业绩 在过程与目标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在前文述及的的例子中,编码只是为了达到预期目标的一个必要的过程,而预期目标则可能是:保证这一系统的使用者在三十秒之内就能获得过去六个月的客户交易记录。
你若能够以这样的工作目标为尺度去管理项目组的成员,就完全不必担心会使用错误的评估标准了。你已经向他们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根据预期目标对他们的工作表现给予相应的奖惩。
把一个总体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并非易事,但却非常值得一试,在管理的过程中,始终把既定的工作目标作为核心,就能够符合“3C”原则的要求:明确提出了预定工作目标,得到了团队成员的承诺,并根据各人的工作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奖惩。
掌握力度 作为一名项目经理所必须作出的第二个决策就是对员工的奖惩力度。你当然不会把所有没能完成工作业绩指标的人员统统解雇,同样,对于一个可以在一个月内完成的工作计划,你也不应该开出一笔相当于半年工资的高额奖金。
这就是把握奖惩力度的问题。与成绩挂钩的奖惩力度越大,成员们工作态度的改善也就应该越大。一方面,你要让你的属下了解,对他们的奖惩是与他们的工作表现密切相联的。成绩突出的人员应该能够看到,他们的表现得到了管理层的首肯并获得了相应的奖励。而那些表现欠佳的人也应当意识到,管理层对他们的表现心知肚明。
但是,与业绩挂钩的奖惩力度也不应过大。否则,员工们会变得对没有奖金的工作漠不关心。优秀的项目经理应该制订合适的奖励结构,做到金钱奖励与非金钱奖励相结合。根据不同人员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确定与业绩挂钩的“风险奖金”在其全部奖励中所占的比例。
如果你身处一种“福利型”的企业文化之中,人们还不适应这种“以绩定酬”的奖励制度,你就必须循序渐进。一开始,与业绩挂钩的奖金比例应相应较小。随着人们承受能力的增强和工作表现的进步,再逐渐提高“风险奖金”所占的比例
激发团队活力,必须找出问题关键。本人认为团队出现问题并不是因为经理层疏于管理,而是由于团队理念出现了问题,
而团队智慧(而不是个人)的低下是导致团队无法正常运行的元凶。团队智慧是指有效共同工作的能力。一个有自知之明的团队应该同时掌握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所在。而团队成员应该明了其它成员的特性,知道如何取长补短,还应该知道互相沟通。聪明的团队应该努力达到这层认识,并将其努力保持下去。多数团队在活力方面表现欠佳。部分是因为团队的自身缺陷。团队成员相互不尊重,不愿倾听其他成员的见解,甚至彼此隐瞒所掌握的信息。这样的团队已经有名无实了,成员们仅是为了开开会而聚在一起。更多的情况下,团队活力欠佳是因为本身设置就有问题。团队所属的组织没有能够提供明确的目标、合理的指令或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团队内部的气氛紧张,成员连简单的谈话交流都无法进行,就更不用说交换和共享信息了。
团队智慧的低下(包括目标、程序和决策等方面)是导致团队无法正常运行的元凶。具体表现如下:
1. 目标错乱。人们由于过分注意主要目标的远期前景,在目标设定时经常失败。正确的目标设定应从整个团队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开始,然后在团队成员的参与下,将这一最终目标分割成为一系列相互关联、易于操作的短期目标。
成功的团队总是着眼于长期目标,并着手于短期目标。因为短期目标易于实施,便于施展才能。可以长远打算,但必须着手于眼前。团队设立的目标越多,其运作的结果就越糟。
2. 未对目标进行调整。尽管可以多方准备,事物总有自己演变的规律。不断获得新知识,便会产生新的认识。因此就应该不停地修正目标,保持"时易事易"的灵活性。
3. 决策模式不良。团队进行决策的方式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决策之一。应该先了解情况,然后再大刀阔斧地行动。具体行动的实施因讨论结果不同而异。自然,正确的决策就产生出来了。
决策模式有很多种。例如:全体通过式决策模式,所有团队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最终达到一致的结果;参与式决策模式,就具体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决策模式没有孰对孰错之分,但重要的是应该首先决定采取何种决策模式。不足为怪的是,如果每位成员都知晓决策过程,即使再独裁专制的作法也会得到肯定和拥戴。
4. 授权模糊。组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创立了团队。组织可能会向其下属团队"授权"--通常是很模糊的--即团队为达到既定目的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但也可能组织没有这样授权。对此团队要么感觉手中无权,无法开展工作;要么就搞不清自己职权到底是什么。不管怎样,这样的团队注定是要失败的。我们可以考虑用这个词"边界管理(boundary
management)"来替代授权。授权需要界定。不知道定义权力内容、谁将行使它、从何处开始并到何处结束,就谈不上真正的授权。边界管理是一种就一系列约束或边界进行商议并达成一致的方法。团队成员可以藉此确定权力的约束或边界,并在边界内自由使用权力。而这些边界会因每个成员各自拥有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不同而异。
5. 角色不定。当团队内不止一人对某项任务--通常是有吸引力的任务--负责的话,问题就出来了。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高层管理团队其实并非团队,因为个别成员的意愿和野心已经取代了该团队的任务,其结果就是内讧。一旦形成内讧,成员应该通过公开讨论有关任务寻求解决之道。重要的是,如何就任务内容进行沟通并在更新、联络、合作和信任等程序上就取得一致。应时刻提醒成员,优秀的团队是互补的。就象在战争中一样,成员之间是互为依靠的。交叉培养的人员担负着主要和次要的不同角色。如果一个士兵倒下,后面的就会取代他的位置。所以要经常问自己这些问题:谁负责哪些方面?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们怎样通过和同事交流来确认自己是否处在正确的定位上?
6. 不良氛围。打个比方:你不会在氨水中种花,也不可能在一氧化碳里培植健康的团队。所以如果环境氛围不利,团队也同样不能生长壮大。
其实,创造一个健康、合作的氛围既不神秘,成本也不高。只需要在组织内发出一个简单明确的信号就可:压制破坏性、竞争性行为;鼓励从团体利益出发的行为。认真检查你的组织是如何运行的。是否有人隐瞒信息,不与他人分享?是否有人在他人遭遇困难时袖手旁观?在组织中,人们是否因为害怕而三缄其口呢?如有上述症状,那么团队合作将是治疗的特效药。
7. 缺乏信任。信任是团队的血液--孕育生命的河流。信任滋养着团队,为团队带来勃勃生机。如果团队中失去了相互信任,就象流干了血液的躯体一样,无法完成心中的梦想。
如果有人失信于其它成员的话,就意味着他将会被驱逐出团队,没有人再去理会他了。修复信任的最好办法就是从不破坏它。始终要讲真话,胸怀大度,态度公正,要愿意倾听,信守诺言,值得信赖。如果不幸做了错事,也要诚恳谦逊地请求别人的宽恕。
8. 沟通不足。简单的误解,可以使最优秀的团队连遭挫折。你经常会碰见被人误解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呢?简单说来,就是人的多样性。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思维、倾向和背景。你如何同人交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说你的行为方式--当然还与你所交流的对象是什么样的人有关。所以,你需要重新学习一种能顾及他人需要的交流方法。
9. 未提供有效的帮助。沟通可以消除误解,同时可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在相互沟通的前提下,相互帮助才能高效地完成任务,形成一个高效的团队。
10. 领导失误。团队领导在满足不同人员需要时,会面对"众口难调"的困境。团队成员可能希望你扮演不同角色:父亲(母亲)式的、暴君式的、牧羊人式的,还有朋友式的。团队领导如果试图扮演所有这些角色,可能会让自己发疯。但如果一点也不在乎下属对你扮演角色的期望,同样也是很糟糕的。幸运的是,很多团队允许其领导这样不停地转换角色。明智的团队允许其成员之间相互制衡,这样每个成员就能够得到相应程度的动力、指导和许可。如果你的团队能够达到这个层次---就是能够部分满足每个人对领导角色的需求--你就算成功了一半。团队怎样才能成为随机应变的多面手呢?答案就是充分理解和赏识不同成员之间的个性特点如何互补。作为团队领导,你所面对的挑战是确定自己的领导风格,并了解这样的领导风格在面对不同下属时的得与失。
11. 前景不明。前景就是团队始终奋斗的远大目标,也是团队领导的目标。所以可以说,没有前景,就无所谓团队。前景来自于公司组织层面,是整个企业的指导方针。然后管理层将这项大政方针在公司各部门间具体化和细分化,让各部门认清自己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担当的角色。领导者和新目标之间关系就象播种者和种子一样,领导者将一个理念播种下去,然后悉心呵护并保持它在成员心目中的生命力。通过各种努力,要让团队成员自己领会到这个理念是优越的和可达成的,并接受它。传播前景理念恰当的方法是将每个成员各自的愿望和需求同团队前景紧密结合起来。平等对待每个成员。要给予人们以成人和团队成员应得的尊重,这样才可换回他们对理念同样的尊重。除非成员们自己愿意接受你的理念,你不可能越俎代庖强迫他们做些什么。
12. 竞争危害。竞争本质上就是一个输赢命题。胜者得利,而败者只好等到下次再翻本吧。竞争会对团队造成伤害,因为竞争导致团队成员之间缺乏信任,不能和平相处无法顺利合作。另一方面,团队合作本身就是指参与各方在某些重要问题上共同努力取得成绩,并非是指个人各自行事。所以,通力合作对于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是互利互惠的。竞争者就是对手。和象家人一样的合作者不同,竞争者彼此封锁信息。合作者不仅需要互通有无,而且更需要依靠对方的经验和专业技能来实现团队的目标,进而达到自我实现。
保持高水准的团队智慧--使用各种技巧、处事态度和情感上的灵活性,处理团队内固有的差异性以求得最佳效果--是治疗团队问题的特效药。如果你相信团队可以为你所用,那就应该让你的团队充满活力。在这方面,没有什么能比正确运用团队智慧更重要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