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时代的分布式Web服务解决方案
 

2010-12-27 作者:丛磊 来源:网络

 

Sina App Engine(简称SAE)是新浪研发中心于2009年上半年开始内部开发,并在2009年11月3日正式推出第一个Alpha版本的国内首个公有云计算平台,是新浪云计算(简称浪云)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

SAE作为国内的公有云计算,借鉴吸纳了Google、Amazon等国外公司的公有云计算的成功技术经验,并很快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云计算平台。SAE选择PHP作为首选的支持语言,Web开发者可以在Linux/Mac/Windows上通过SDK或者Web版在线SDK进行开发、部署、调试,团队开发时还可以进行成员协作,不同的角色将对代码、项目拥有不同的权限。SAE还提供了一系列分布式计算、存储服务供开发者使用,包括分布式文件存储、分布式数据库集群、分布式缓存、分布式定时服务等,这些服务将大大降低开发者的开发成本。同时又由于SAE整体架构的高可靠性和新浪的品牌保证,大大降低了开发者的运营风险。另外,作为典型的云计算,SAE采用“所付即所用,所付仅所用”的计费理念,通过日志和统计中心精确的计算每个应用的资源消耗(包括CPU、内存、磁盘等)。

总之,SAE就是分布式Web服务的开发、运行平台。

SAE的目标和发展

云计算在国外已经有4~5年的历史。2006年,Amazon就推出了以EC2为代表的公有云计算,并且实现了大规模盈利;2008年,Google推出了以Google App Engine为代表的公有云计算。国内的云计算一直是炒得很厉害,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宣传,但真正有技术实力做出来而又对外公开使用的少之又少。
从2004年开始,新浪就开始了私有云方向的研究和实践,以此为基础的动态应用平台目前已经支撑新浪内部的绝大部分业务。从2008年起,新浪又启动了“浪云”的公有云计算计划,相继开发了分布式队列服务、P2P文件系统、分布式计算框架等一系列基础服务。实际SAE就是“浪云”战略的产物。

SAE从架构设计和代码编写开始,就明确了自身的两个目标:第一,做公有云计算平台,公有云不同于私有云,更强调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也对整体的架构设计和技术实现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第二,为分布式Web服务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SAE争取提供开发者开发Web应用过程中所用到的所有服务。

经过技术团队一年的开发,SAE目前已经提供了十多种服务,整体上分为计算型和存储型,计算型又包括同步计算和异步计算,而存储型则分为持久化存储和非持久化存储,如表2所示。

SAE于2009年11月3日发布了Alpha1版本,2010年2月1日发布了Alpha2版本,2010年9月1日发布了Beta版本,经过将近一年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尽管SAE一直没有开放注册(实际云计算的模式也不以注册用户的规模为评价标准),但已经拥有了一批有价值的App和粉丝开发者。截止10月1日,SAE拥有开发者4000多名,App总数3000个,活跃App将近1000个,每天独立代码部署行为超过1000次。

整体架构

SAE从架构上采用分层设计,从上往下分别为反向代理层、路由逻辑层、Web计算服务池。而从Web计算服务层延伸出SAE附属的分布式计算型服务和分布式存储型服务,具体又分成同步计算型服务、异步计算型服务、持久化存储服务、非持久化存储服务。各种服务统一向日志和统计中心汇报如图1所示。

7层反向代理层:HTTP反向代理,在最外层,负责响应用户的HTTP请求、分析请求并转发到后端的Web服务池上,提供负载均衡、健康检查等功能。

服务路由层:逻辑层,负责根据请求的唯一标识,快速地映射(O(1)时间复杂度)到相应的Web服务池及相应的硬件路径。如果发现映射关系不存在或者错误,则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该层对用户隐藏了很多具体地址信息,使开发者无须关心服务的内部实际分配情况。

Web服务池:由一些不同特性的Web服务池组成。每个Web服务池实际是由一组Apache Server组成的,这些池按照不同的SLA提供不同级别的服务。每个Web服务进程实际处理用户的HTTP请求,进程运行在HTTP服务沙盒内,同时还同样内嵌运行在SAE沙盒内的PHP解析引擎。用户的代码最终通过接口调用各种服务。

日志和统计中心:负责对用户所使用的所有服务的配额进行统计和资源计费,这里的配额有两种,一种是分钟配额,用来保证整个平台的稳定;一种是天配额,用户可以给自己设定每天资源消耗的最高上限。日志中心负责将用户所有服务的日志汇总并备份,并提供检索查询服务。

各种分布式服务:SAE提供Web应用开发所需的大多数服务,同时支持接入第三方服务,用户可以通过StdLib(可以理解为SAE PHP版的STL)很方便地调用它们。

真正的用户代码是跑在SAE提供的Web运行环境下的,为了提供公有云计算特有的安全性,SAE设计多层沙盒来保证用户应用之间的隔离性,如图2所示。

最内层的就是用户代码,大部分PHP代码不需要做任何修改就可以跑在SAE平台上,小部分代码需要做一些修改以适应SAE的平台特性。这主要有两部分:第一,SAE因为安全性禁用了本地I/O,所以fwrite等函数需要修改为使用Tmpfs读写本地临时文件或者直接通过Stor读写我们的分布式文件存储;第二,用户在SAE上不能通过Curl访问非“SAE域”的资源,用户有抓取公网资源等需求,需要修改为调用FetchURL服务。我们提供了PHP Wrapper以方便用户的修改。

SAE Zend Sandbox为一个逻辑概念,为用户的代码运行提供良好的隔离性。这里有两个层面,第一是通过标准的php.ini,我们设定了一些特殊配置和禁用函数;第二,为了达到一些php.ini无法实现的沙盒功能,我们对Zend解释器核做了一些改进,以便通过用户标识将资源进行隔离。另外我们还把一些SAE的特定服务也在Zend层做了融合。

Apache为标准的Apache Web Server,版本为2.2。不过我们禁用了htaccess,并提供了自己实现的替换方案AppConfig。用户可以通过类自然语言的方式编写AppConfig,如- compress: if(out_header[“Content-Length”] >= 500) compress 表示按条件启动页面压缩。目前AppConfig提供的功能有:目录默认页面、自定义错误页面、压缩、页面重定向、页面过期、设置响应头的content-type、设置页面访问权限。我们选择自行实现AppConfig还有一个考虑,就是因为传统Apache的htaccess因为要按目录递归方式合并配置文件,效率不能满足SAE的需求。

HTTP Server沙盒为Apache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多种保护功能,比如防止某个用户恶意占用连接数从而导致整个Web服务不正常。

最外层的是标准POSIX环境,目前我们的服务跑在Linux 2.6上。

上面就是对SAE整体架构的概述,接着将详细讨论我们在架构设计上的一些具体考量点。

扩展性

扩展性是分布式系统的两个主要目的之一,SAE作为公有云计算,同样把服务的扩展性作为架构设计的重要指标,要求在用户增长、压力提升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自动的服务扩展,同样当压力降低时,可以将服务收缩,以节约资源,整个过程无须人工参与。SAE人工只需做好容量规划和管理。目前国外的公有云计算架构的扩展性主要有静态和动态两个思路。

静态扩展:用户和资源有强绑定关系。最典型的例子为Amazon的EC2和Ruby云计算平台Heroku,用户申请的资源和用户有严格的一对一关系,换句话说,A用户申请的虚拟机在A退还资源前,B用户不能使用,哪怕A用户的虚拟机处于闲置状态。

动态扩展:用户和资源没有强绑定关系。最典型的例子为Google App Engine,用户申请的资源和用户没有严格的一对一关系,换句话说,处理A用户请求的进程在处理完之后,可以马上处理B用户的请求。

两种扩展性各有利弊,静态扩展的长处是为平台提供了良好的隔离性,资源可以固定映射在某个用户下,但缺点是资源利用率不高;动态扩展的长处是资源利用率高,这样整个云计算平台的成本会很低,但缺点是对隔离性有更高的要求,因为资源可以在很短的时间被多个用户使用。相比较,在安全性上,动态扩展要比静态扩展的技术门槛更高。

在SAE平台上,我们采用以动态扩展为主、静态扩展为辅的兼而有之的设计。在Web计算池层是典型的动态扩展。而在SAE的某些服务中,又是以静态扩展的方式展现,如RDC(Relational DB Cluster)分布式数据库集群,当用户申请了MySQL服务,我们就会在RDC后端根据SLA创建一主多从的DB给用户,在用户显式删除该DB前,该DB都不会被别人使用。当然,通过RDC,任何一个用户也无需知道后端DB的实际地址,只需访问RDC统一的Host和Port即可。

高可靠性(High Availability,简称HA)

HA是分布式系统的另一个主要目的,SAE同样以提供服务的高可靠性为架构设计的重要指标。HA的实现途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硬件保证,另一个是架构的冗余设计。

在SAE平台上,所有服务器都是新浪标准采购的硬件设备,运行在国内最好的机房内,网络资源方面则享用门户网站所使用的带宽环境。另外,所有的硬件设备都有专门的运维部门负责,故障的响应速度和新浪内部服务一样。

在架构设计上,SAE通过对所有服务都进行冗余设计来提供服务的高可靠性。这里的服务可以分成计算型和数据型两种类别讨论。

针对计算型服务,冗余设计就是程序在多节点运行。我们要求SAE所有的内部代码程序要做到Stateless(无状态依赖),即无依赖部署无依赖启动,随时终止进程随时重启进程,这样一旦出现机器故障或者程序自身Bug时,所有进程能够随着硬件环境的重新恢复而在第一时间重启。而多点执行的程序可以保证,当某些程序出现故障时,整个系统仍然能够正常提供服务。

计算型程序多点部署,会带来一致性问题,最主要的困扰就是选举问题,如何在多个节点中选出一个主节点来执行。比如SAE上的分布式定时服务Cron,采用多点部署方式,多个计算节点相互隔离,通过时钟同步服务同时触发用户设定的定时任务,但要求只能有一个节点负责执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SAE设计出了一套分布式锁算法来提供选举服务。该算法可以在牺牲某些特定条件下的一致性来提供比Paxos算法更高的可靠性(3台机器在最高任意2台机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整个选举过程仍然正常,而Paxos算法最多容忍1台)。目前,该算法正在申请专利,并广泛应用在SAE内部。

针对数据型服务,SAE主要是通过复制来保证服务的高可靠性。SAE上的数据存储服务普遍采用被动复制和主动复制两种方式。如SAE上MySQL之间的主从Binlog同步就是典型的被动复制,用户只写写库,数据从写库同步到多个读库中。Taskqueue、DeferredJob等服务也采用被动复制的方式,用户的任务描述会写到主内存级队列中,主队列利用后台线程将写操作同步到从队列上,一旦主队列发生故障,从队列会快速的切换为主队列。另外SAE上也有部分服务采用主动复制(双写复制)的方式来保证HA,比如Cron,当用户通过App的工程配置文件appconfig.yaml设定定时任务时,任务信息会以多写的方式写到多个持久化DB中,以供后续的事件触发。

另外,SAE在整体架构设计时,充分考虑服务之间的“优雅降级”,尽量降低服务之间的耦合度,我们要求任何一个服务都不要假设其他服务是可靠的。目前在SAE平台上的所有服务均不存在单点设计,服务的平均HA在99.9%,即年平均服务不可用时间在8~9个小时之间。

未来

未来SAE有两个重要工作,一个是为开发者提供公平完善的评估奖励机制,并开放多种支付接口,目的就是早日形成和开发者之间双赢的良性循环,来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在SAE开发应用;另一个就是在保证现有服务稳定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服务,涉及CDN、网络代理、Key-Value数据库等。以后我会继续给大家介绍SAE内部具体服务的架构和技术实现细节。

 

 
 

LoadRunner性能测试基础
软件测试结果分析和质量报告
面向对象软件测试技术研究
设计测试用例的四条原则
功能测试中故障模型的建立
性能测试综述
更多...   
相关培训课程

性能测试方法与技术
测试过程与团队管理
LoadRunner进行性能测试
WEB应用的软件测试
手机软件测试
白盒测试方法与技术
成功案例

某博彩行业 数据库自动化测试
IT服务商 Web安全测试
IT服务商 自动化测试框架
海航股份 单元测试、重构
测试需求分析与测试用例分析
互联网web测试方法与实践
基于Selenium的Web自动化测试
更多...   
 
 
 
 
 

组织简介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2 ®  UML软件工程组织 京ICP备10020922号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10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