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捐助,支持我们的公益事业。

1元 10元 50元





认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必填



  求知 文章 文库 Lib 视频 iPerson 课程 认证 咨询 工具 讲座 Model Center   Code  
会员   
   
 
     
   
 订阅
  捐助
Kubernetes在微服务化游戏中的探索实践
 
作者:黄惠波 来源:DockOne社区 发布于: 2017-7-4
   次浏览      
 

首先来看下微服务化游戏容器化探索之路

随着docker技术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国内外掀起了一股容器之风。而我们也在这时,开启了游戏容器化的探索之路。最开始在docker容器的应用上,还是以VM的模式去部署,毕竟游戏是非常复杂的应用,没有统一的模式。除此之外,对于一项全新技术的应用,大家都很谨慎,一步一步地去实践。

而在近一两年,部分游戏的架构也逐渐往微服务化方向转变,以下是一款游戏的架构

游戏的逻辑层按不同的服务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都是高内聚低耦合,之间的通信通过消息队列(或者API)来实现。模块的版本通过CI/CD,实现镜像标准交付,快速部署。在这些模块中,大部分是无状态服务,很容易实现弹性伸缩。

我们再来看另一款微服务化游戏的架构

也是按功能模块划分不同的服务,前端通过HAProxy来代理用户请求,后端服务可以根据负载来实现扩缩容。在服务发现模块中,通过registrator来监视容器的启动和停止,根据容器暴露的端口和环境变量自动注册服务,后端存储使用了consul,结合consul-template来发现服务的变化时,可以更新业务配置,并重载。

对于这些微服务化的游戏,服务模块小且多。那么,怎样快速部署,怎样弹性伸缩,怎样实现服务发现等等,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容器化这些服务是一个不错的方案,接下来就是容器调度、编排平台的建设了。在当前也有多种方案可选,mesos,swarm等,而我们沿用了kubernetes做来容器的整个调度管理平台,这也得利于之前VM模式下kubernetes的成功应用。不同的是我们选择了高版本的kubernetes,无论从功能的丰富上,性能的提升上,稳定性,可扩展性上来说,都有绝对的优势

以下会从几个维度来分析kubernetes在微服务化游戏上的实践

定制的网络与调度方案:集群的网络方案,是最为复杂,也是最为基础的一项。结合业务各模块之间的访问关系,我们选定的方案如下

集群内各模块之间的通信:overlay网络

我们基于flannel来实现overlay网络,每个主机拥有一个完整的子网,在这个扁平化的网络里面,管理简单。当我们创建容器的时候,会为容器分配一个唯一的虚拟IP,容器与容器之间可以方便地通信。当然,在实现中,业务也并非单纯的用IP来访问,而是结合DNS服务,通过域名来访问,后面会讲到

以下是基于flannel实现的overlay网络的通信案例:

假设当sshd-2访问nginx-0:当packet{172.16.28.5:port => 172.16.78.9:port} 到达docker0时,根据node1上的路由规则,选对flannel.1作为出口,同时,根据iptables SNAT规则,将packet的源IP地址改为flannel.1的地址(172.16.28.0/12)。flannel.1是一个VXLAN设备,将packet进行隧道封包,然后发到node2。node2解包,然后根据node2上的路由规则,从接口docker0出发,再转给nginx-0。最终实现通信

公司内网到集群内模块的通信:sriov-cni

sriov-cni是我们基于CNI定制的一套SRIOV网络方案,而CNI作为kubernetes network plugins,插件式接入,非常方便,目前已开源,地址:https://github.com/hustcat/sriov-cni

以下是SRIOV网络拓扑图与实现细节

1、母机上开启SRIOV功能,同时向公司申请子机IP资源,每个VF对应一个子机IP

2、Kubernetes在调度时,为每个pod分配一个VF与子机IP

3、在pod拿到VF与IP资源,进行绑定设置后,就可以像物理网卡一样使用。

同时我们也做了一些优化:包括VF中断CPU绑定同时关闭物理机的irqbalance功能,容器内设置RPS,把容器内的中断分到各个CPU处理,来提升网络性能。

此类容器除了SRIOV网络之外,还有一个overlay网络接口,也即是多重网络,可以把公司内网流量导入到overlay集群中,实现集群内外之间的通信。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会用此类容器来收归通往集群内的通信,例如我们用haproxy LB容器来提供服务。

对接公网:采用公司的TGW方案

TGW接入时,需要提供物理IP,所以对接TGW都会用到SRIOV网络的容器,例如上面提到的haproxy LB容器。这样公网通过TGW访问haproxy,再由haproxy转到集群内容器,从而打通访问的整个链路。

集群内模块访问公司内网通信:NAT方案

接下来再来看下定制的调度方案

在上述网络方案中,我们讲到SRIOV需要绑定物理IP,所以在容器调度中,除了kubernetes原生提供的CPU\Memory\GPU之外,我们还把网络(物理IP)也作为一个计算资源,同时结合kubernetes提供的extender scheduler接口,我们定制了符合我们需求的调度程序(cr-arbitrator)。其结构如下

cr-arbitrator做为extender scheduler,集成到kubernetes中,包括两部分内容:

预选算法:在完成kuernetes的predicates调度后,会进入到cr-arbitrator的预选调度算法,我们以网络资源为例,会根据创建的容器是否需要物理IP,从而计算符合条件的node(母机)

优选算法:在整个集群中,需要物理IP的容器与overlay网络的容器并未严格的划分,而是采用混合部署方式,所以在调度overlay网络的容器时,需要优化分配到没有开启sriov的node上,只有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才会分配到sriov的node上。

除了cr-arbitrator实现的调度策略外,我们还实现了CPU核绑定。可以使容器在其生命周期内使用固定的CPU核,一方面是避免不同游戏业务CPU抢占问题;另一方面在稳定性、性能上(结合NUMA)得到保障及提升,同时在游戏业务资源核算方面会更加的清晰。

2、域名服务与负载均衡

在网络一节,我们讲到kubernetes会为每个pod分配一个虚拟的IP,但这个IP是非固定的,例如pod发生故障迁移后,那么IP就会发生变化。所以在微服务化游戏架构下,业务模块之间的访问更多地采用域名方式进行访问。在kubernetes生态链中,提供了skydns作为DNS服务器,可以很好的解决域名访问问题。

在kubernetes集群中,业务使用域名访问有两种方式:

一是通过创建service来关联一组pod ,这时service会拥有一个名字(域名),pod可以直接使用此名字进行访问

另一个是通过pod的hostname访问(例如redis.default.pod…)。原生功能不支持,主要是kube2sky组件在生成域名规则有缺陷。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优化,把pod的hostname也记录到etcd中,实现skydns对pod的hostname进行域名解析

在负载均衡方面:通常情况下,游戏的一个模块可以通过deployment或者是replication controller来创建多个pod(即多组服务),同时这些容器又需要对外提供服务。如果给每个pod都配置一个公司内网IP,也是可以解决,但带来的问题就是物理IP资源浪费,同时无法做到负载均衡,以及弹性伸缩。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稳固、高效的Loadbalancer方案来代理这些服务,其中也评估了kubernetes的service方案,不够成熟,在业务上应用甚少。刚好kubernetes的第三方插件service-loadbalancer提供了这方面的功能,它主要是通过haproxy来提供代理服务,而且有其它在线游戏也用了haproxy,所以我们选择了service-loadbalancer。

service-loadbalancer除了haproxy服务外,还有一个servicelb服务。servicelb通过kubernetes的master api来时时获取对应pod信息(IP和port),然后设置haproxy的backends,再reload haproxy进程,从而保证haproxy提供正确的服务。

3、监控与告警

监控、告警是整个游戏运营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功能之一,在游戏运行过程中,对其性能进行收集、统计与分析,来发现游戏模块是否存在问题,负载是否过高,是否需要扩缩容之类等等。在监控这一块,我们在cadvisor基础上进行定制,其结构如下:

每个母机部署cadvisor程序,用于收集母机上容器的性能数据,目前包括CPU使用情况,memory,网络流量,TCP连接数

在存储方面,目前直接写入到TenDis中,后续如果压力太大,还可以考虑在TenDis前加一层消息队列,例如kafka集群

Docker-monitor,是基于cadvisor收集的数据而实现的一套性能统计与告警程序。在性能统计方面,除了对每个容器的性能计算外,还可以对游戏的每个服务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一方面用于前端用户展示,另一方面可以以此来对服务进行智能扩缩容。告警方面,用户可以按业务需求,配置个性化的告警规则,docker-monitor会针对不同的告警规则进行告警。

4、日志收集

Docker在容器日志处理这一块,目前已很丰富,除了默认的json-file之外,还提供了gcplogs、awslogs、fluentd等log driver。而在我们的日志系统中,还是简单的使用json-file,一方面容器日志并非整个方案中的关键节点,不想因为日志上的问题而影响docker的正常服务;另一方面,把容器日志落地到母机上,接下来只需要把日志及时采集走即可,而采集这块方案可以根据情况灵活选择,可扩展性强。我们当前选择的方案是filebeat+kafka+logstash+elasticsearch,其结构如下

我们以DaemonSet方式部署filebeat到集群中,收集容器的日志,并上报到kafka,最后存储到Elasticsearch集群,整个过程还是比较简单。而这里有个关键点,在业务混合部署的集群中,通过filebeat收集日志时怎样去区分不同的业务?而这恰恰是做日志权限管理的前提条件,我们只希望用户只能查看自己业务的日志。

以下是具体的处理方案与流程:

首先我们在docker日志中,除了记录业务程序的日志外,还会记录容器的name与namespace信息。

接着我们在filebeat的kafka输出配置中,把namespace作为topic进行上报,最终对应到Elasticsearch的index

在我们的平台中,一个namespace只属于一个业务,通过namespace,可以快速的搜索到业务对应的日志,通过容器的name,可以查看业务内每个模块的日志

5、基于image的发布扩容

在微服务化游戏中,模块与模块之间是高内聚低偶合,模块的版本内容一般都会通过持续集成来构建成一个个镜像(即image),然后以image来交付、部署。同时,游戏版本发布都有一个时间窗,整个发布流程都需要在这个时间窗里完成,否则就会影响用户体验。怎样做到版本的高效发布?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基于kubernetes的发布有效性;一是image下发效率;

Kubernetes在容器image发布这一块的支持已比较稳定,对于无状态的服务,还可以考虑rolling-update方式进行,使游戏服务近乎无缝地平滑升级,即在不停止对外服务的前提下完成应用的更新。

在提高image下发效率方面,我们基于Distribution打造了一个企业级镜像中心,主要涉及到以下几点:

ceph集群提供稳定、强大的后端数据存储

性能优化:mirror方案与P2P方案,实现快速的下载镜像。同时对于时效性更高的用户需求,还可以实现image预部署方案

安全方面:不同类型用户不同的权限验证方案。例如公司内部用户会提供安全认证,其它用户提供用户名密码认证

Notification Server实现pull\push日志记录,便于后续分析与审计

以上便是kubernetes在微服务化游戏中的一个解决方案,定制的网络与调度方案,为游戏容器的运行提供基础环境;域名服务与负载均衡,解决游戏高可用、弹性伸缩问题;通过性能数据、日志的收集、统计分析,及时发现程序问题与性能瓶颈,保证游戏容器稳定、可持续性运行;最后,基于image的发布扩容,使得游戏部署流程更加标准化以及高效。

   
次浏览       
相关文章

云计算的架构
对云计算服务模型
云计算核心技术剖析
了解云计算的漏洞
相关文档

云计算简介
云计算简介与云安全
下一代网络计算--云计算
软浅析云计算
相关课程

云计算原理与应用
云计算应用与开发
CMMI体系与实践
基于CMMI标准的软件质量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