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捐助,支持我们的公益事业。

1元 10元 50元





认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必填



  求知 文章 文库 Lib 视频 iPerson 课程 认证 咨询 工具 讲座 Model Center   Code  
会员   
   
 
     
   
 订阅
  捐助
分享这半年的 Electron 应用开发和优化经验
 
作者:荒山
  5532  次浏览      19
  2020-3-26
 
编辑推荐:
本文主要介绍为什么选择 Electron?进程模型和技术选型与代码组织,最后介绍 Electron 的一些性能优化,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于掘金,由火龙果软件Alice编辑推荐。

为什么选择 Electron?

原因也很简单: 我们的应用要兼容多个平台,原生开发效率低,我们没有资源。

说了跟白说一样,大部分选择 Electron 框架的动机都是差不多的,无非就是穷,尤其是在夹缝中生存的企业。

为了优化客户端开发资源,'混合化'成为了我们今年客户端重构的主题。

先来看一下我们现在的客户端基本架构:

混合化对我们来说有两层意思:

1.我们的应用架构'混合'了多种技术。通用底层 C/C++, 平台原生(iOS, Android, PC, MacOS),Web 技术

2.跨平台

基于我们原有的客户端基础和情况,混合化重构自然而然分化为了两个方向:

1.业务下沉。将通用的、核心的业务下沉。例如消息处理、语音/视频、会议、数据存储等核心模块, 核心协议是 XMPP、SIP。这些模块变动频率较低、对性能要求也比较高,而且有跨平台需求,因此适合用 C/C++ 来实现。

2.UI 混合。视图层混合化目前也有较多的解决方案,例如 Electron、React Native、Flutter、或者是 HTML Hybrid。我们选择先从 Electron 开始,因为它在桌面端开发中已经有非常成熟的表现,市场上也有很多大型的 Electron 应用,例如 VSCode、Atom、Slack。在移动端,我们对 React Native 和 Flutter 还比较保守,后续可能会进行尝试。理解了我们的动机,现在再看上面的图, 应该就好理解多了, 这是典型的三层结构, 和 MVC 非常相似:

1.M -- 通用混合层。 C/C++ 封装核心、通用的业务模块以及业务数据存储。

2.V -- UI 层。视图层,使用跨平台视图解决方案,对于性能要求较高的部分使用原生实现。比如 Electron

3.C -- 平台桥接层。介于 M 和 V 之间,桥接通用混合层接口,同时也为 UI 层暴露一些平台相关的特性。比如在桌面端,这里会通过 Node 原生模块桥接通用混合层, 同时也补充一些 Electron 缺失或不完美的功能。

进程模型

Electron 的主从进程模型是基本的常识。每个 Electron 应用有且只要一个主进程(Main Process)、以及一个或多个渲染进程(Renderer Process), 对应多个 Web 页面。除此之外还有 GPU 进程、扩展进程等等。可以通过 Electron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 了解 Electron 的基本架构。

主进程负责创建页面窗口、协调进程间通信、事件分发。为了安全考虑,原生 GUI 相关的 API 是无法在渲染进程直接访问的,它们必须通过 IPC 调用主进程。这种主从进程模型缺点也非常明显,即主进程单点故障。主进程崩溃或者阻塞,会影响整个应用的响应。比如主进程跑长时间的 CPU 任务,将阻塞渲染进程的用户交互事件。

对我们的应用来说,目前有以下进程, 以及它们的职责:

① 主进程

进程间通信、窗口管理

全局通用服务。

一些只能或适合在主进程做的事情。例如浏览器下载、全局快捷键处理、托盘、session。

维护一些必要的全局状态

上面说的通用混合层也跑在这个进程。通过 Node C++ 插件暴露接口。② 渲染进程

负责 Web 页面的渲染, 具体页面的业务处理。

③ Service Worker

负责静态资源缓存。缓存一些网络图片、音频。保证静态资源的稳定加载。

技术选型与代码组织

说说我们的技术选型。

UI 框架 - React

状态管理 - Mobx

国际化 - i18next

打包 - 自研 CLI

源码组织

bridge/ # 桥接层代码
resources/ # 构建资源,以及第三方DLL
src/
main/ # 主进程代码
services/ # **通过 RPC 暴露给渲染进程的全局服务**
tray.ts # 托盘状态管理
shortcut.ts # 全局快捷键分发
preferences.ts # 用户配置管理
windows.ts # 窗口管理
screen-capture.ts # 截屏
bridge.ts # 桥接层接口封装
context-menu.ts # 右键菜单
state.ts # 全局状态管理, 保存一些必要的全局状态,例如主题、当前语言、当前用户
...
lib/ # 封装库
bridge.ts # 桥接层API 分装
logger.ts # 日志
...
bootstrap.ts # 启动程序
index.ts # 入口文件
renderer/ # 渲染进程
services/ # 主进程的全局服务的客户端
windows.ts # 窗口管理客户端
tray.ts
...
assets/ # 静态资源
hooks/ # React Hooks
components/ # 通用组件
Webview
Editor
toast
...
pages/ # 页面
Home
ui/ # 视图代码,由前端团队维护
store/ # 状态代码,由客户端团队维护,前端Store的公开状态
translation/ # 国际化翻译文件
index.tsx # 页面入口
Settings
Login
page.json #声明所有页面及页面配置。类似小程序

眼尖的读者会发现每个页面下有 ui 和 store 目录,分别对应视图和状态。为什么这么划分?

首先这是因为这个项目由两个团队共同来开发的,即原有的原生客户端团队和我们的前端团队。分离视图和状态有两个好处:

前端前期不需要关心客户端底层业务,而客户端也不需要关心前端的页面实现。职责明确,各自干好自己事情。

降低学习成本。我们状态管理选用了 Mobx,对于客户端同学,只需要掌握少量的 Typescript 语言知识就可以马上上手。如果熟悉 Java、C# 那就更没什么问题了。每个 Store 只是一个简单的类:

class CounterStore extends MobxStore {
@observable
public count: number = 0
@action
public incr = () => {
this.count++
}
private pageReady() {
// 页面就绪,可以在这里做一些准备工作
// 事件监听
// addDisposer 将释放函数添加到队列中,在页面退出时释放
this.addDisposer(
addListener('someevent', evt => {
this.dosomething(evt)
})
)
// ...
this.initial()
}
private pageWillClose() {
// 页面释放,可以在这里做一些资源释放
releaseSomeResource()
}
// ....
}

使用 Mobx 作为状态管理,相比 Redux,面向对象思想对他们更好理解。在这种场景,简单才是真理;

分离了状态和业务逻辑,前端页面实现也简化了,视图只是状态的映射,这让我们的页面和组件更好被维护和复用。

性能优化(硬货)

前戏完了,关于 Electron 的一些性能优化才是本篇文章的重头戏。

Electron 不是银弹,鱼和熊掌不可兼得。Electron 带来开发效率的提升,其本身也有很多硬伤,譬如常被人吐槽的内存占用高,和原生客户端性能差异等等。为了优化 Electron 应用,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

性能优化一般都分两步走:

① 分析、找出问题。参考《React 性能测量和分析》

② 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无外乎三个方向, 参考 《浅谈 React 性能优化的方向》

1. 性能分析

最好的分析工具是 Chrome 开发者工具的 Performance。通过火焰图, JavaScript 执行过程的任何蛛丝马迹都可以直观的看到。

对于主进程,开启调试后也可以通过 Profile 工具收集 JavaScript 执行信息。

如果你要分析某段代码的执行过程,也可以通过下面命令生成分析文件,然后导入到 Chrome Performance 中分析:

# 输出 cpu 和 堆分析文件
node --cpu-prof --heap-prof -e "require('request’)”“

2. 优化策略

2.1 继续和白屏作斗争

即使 Electron 通常从本地文件系统加载 JavaScript 代码,没有网络加载延迟,我们还是需要继续和页面白屏做斗争,因为 JavaScript 等资源的加载、解析和执行还是有相当大的代价(参考The cost of JavaScript in 2019)。作为一个桌面端应用,细微的白屏延迟用户都可以感觉的到。我们要尽量让用户感觉不到这是一个 Web 页面。

影响 Electron 白屏的主要因素有:页面窗口的创建、静态资源的加载、JavaScript 解析和执行。

见招拆招,针对页面白屏我们做了这些优化:

① 骨架屏

最简单的方式。在资源未加载完毕之前,先展示页面的骨架。避免用户看到白茫茫的屏幕。

另外需要设置背景色或者延迟显示窗口,来避免闪烁。

VSCode骨架屏

② 惰性加载

优先加载核心的功能,保证初次加载效率,让用户可以尽快进行交互。

代码分割 + 预加载: 代码分割是最常见优化方式。我们把隐藏的内容、或者次优先级的模块拆分出去,启动模块中只保留关键路径。我们也可以在浏览器空闲时预加载这些模块。延后加载 Node 模块: Nodejs 模块的加载和执行需要花费较大的代价, 例如模块查找、模块文件读取、接着才是模块解析和执行。这些操作都是同步了,别忘了,node_modules 黑洞,某块模块可能会引用大量的依赖....

Node 应用和 Electron 应用不太一样,通常 Node 服务器应用都会将模块放置在文件顶部, 然后同步加载进来。这个放到 Electron 用户界面上就无法忍受了。 用户界面的启动速度和交互阻塞, 用户是可以感知到的,而且忍耐程度会较低。

所以要充分评估模块的大小和依赖。或者可以选择使用打包工具优化和合并 Node 模块。划分加载优先级:既然我们没办法一开始将所有东西都加载出来,那就按照优先级渐进式地将在它们。举个例子,当我们使用 VSCode 打开一个文件时,VScode 会先展示代码面板、接着是目录树、侧边栏、代码高亮、问题面板、初始化各种插件...

③ 使用现代的 JavaScript/CSS 代码

Electron 每个版本都会预装当时最新的 Chrome,对于前端来说,这是最爽的一件事情:

没有负担地使用最新的 JavaScript 特性

没有 Polyfill、没有 runtime-helper。相比老旧浏览器,代码量更少,性能也更好

我们需要主动抛弃一些老旧的依赖。保持使用最新的库④ 打包优化

即使使用最新最牛逼的浏览器,打包工具还是很有用。

减少代码体积: 现代打包工具有非常多优化手段,例如 Webpack 支持作用域提升、摇树,还有代码压缩、预执行... 这可以合并代码、压缩代码体积,裁剪多余的代码, 减少运行时负担。

优化I/O: 我们将模块合并之后,可以减少模块查找和加载的I/O往返。⑤ v8 Snapshot or v8 Code Cache

Atom 有很多优质的文章,分享了他们优化Atom的经历。例如它们使用了 V8 的snapshot 来优化启动时间。

这是一种 AOT 优化策略,简单说 Snapshot 是堆快照,你可以认为它是 JavaScript 代码在V8中的内存表示形态。

它有两个好处: 一是相比普通 JavaScript 加载更快,二是它是二进制的,如果你为了‘安全’考虑,可以将模块转换成snapshot,这样更难被‘破解’。

不过它也有较多限制。对架构的影响比较大。比如要求在初始化的过程中不要有‘副作用’,例如DOM访问。因为在‘编译时‘这些东西不存在。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在 Electron 中应用 v8 snapshot: How Atom Uses Chromium Snapshots

还有一个更加广泛使用的方案是 v8 Code Cache。NodeJS 12 开始在构建时提前为内置库生成代码缓存,从而提升 30% 的启动耗时。

通过这些文章,深入了解 Code Cache 扩展阅读:

1.Code caching for JavaScript developers

2.JavaScript Start-up Performance

3.Improved code caching

4.如何加快 Node.js 应用的启动速度

⑥ 窗口预热 与 窗口池、窗口常驻

为了追赶原生窗口的打开和展示速度,我们运用了很多技巧,用空间来换取时间。

例如我们的应用首页,用户在打开登录页面时,我们就会在后台预热,将该加载的资源都准备好,在登录成功后,就可以立即渲染显示。窗口打开的延时很短,基本接近原生的窗口体验。

这里用到了一些 Hack 手段,我们将这些窗口放到了屏幕之外,并设置 skipTaskBar 来实现隐藏或者关闭的效果。

对于频繁开启/关闭的窗口,也可以使用窗口池来优化。比如 Webview 页面,打开的一个 Webview 页面时,会优先从窗口池中选取,当窗口池为空时才创建新的窗口, 后面页面关闭后会再放回窗口池中,方便后续复用。

另外,对于业务无关的、通用的窗口,也可以采用常驻模式,例如通知,图片查看器。这些窗口一旦创建就不会释放,打开效果会更好。

⑦ 跟进 Electron 最新版本

保持版本的更新。

2.2 追赶原生的交互体验

白屏时间的优化只是一个开始,应用使用过程中的交互体验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下面讲讲我们的一些优化手段:

① 静态资源缓存

对于一些网络资源,我们采取了一些缓存手段,保证它们展示的速度。我们目前采用的是 Service-Worker + Workbox 的方式,利用 Service-Worker 可以拦截多个页面的网络请求,从而实现跨页面的静态资源缓存,这种方式实现比较简单。

除了 Service Worker,也可以通过协议拦截方式来实现。详见: protocol。后面有时间再尝试一下,看效果怎么样。

② 预加载机制

如果你看过我的 《这可能是最通俗的 React Fiber(时间分片) 打开方式》, 应该见识到 requestIdleCallback 的强大,React 利用它来调度一些渲染任务,保证浏览器响应用户的交互。

这个 API 对于我们的应用优化也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它我们可以知道浏览器的资源利用情况,利用浏览器空闲时间来预执行一些低优先级的任务。比如:

1.渲染隐藏的 Tab

2.延后加载的模块代码

3.惰性加载的图片

4.未激活的会话

5.执行低优先级的任务

...

例如 React 代码分割: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lazy(factory, Fallback) {
const Comp = l(factory)
// 预加载调度
scheduleIdle({
name: 'LazyComponent',
size: TaskSize.Heavy,
task: factory,
timeout: 2000,
})
return function LazyComponent(props) {
return (
<Suspense fallback={Fallback ? <Fallback /> : null}>
<Comp {...props} />
</Suspense>
)
} as typeof Comp
}

使用:

const List = lazy(() => import('./List'))

③ 避免同步操作

Electron 可以通过 NodeJS 进行 I/O 操作,但是我们一定要尽量避免同步 I/O。例如同步的文件操作、同步的进程间通信。它们会阻塞页面的渲染和事件交互。

④ 减少主进程负荷

Electron 的主进程非常重要。它是所有窗口的父进程,它负责调度各种资源。如果主进程被阻塞,将影响整个应用响应性能。

你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在主进程上打一个断点,你会发现所有的页面窗口都会失去响应,尽管它们在各自不同的进程。这是因为所有用户交互都是由主进程分发给渲染进程的,主进程阻塞了,渲染进程当然无法接收用户事件啦。

所以不要让主进程干脏活累活,能在渲染进程做的,就在渲染进程做。千万避免在主进程中跑计算密集任务和同步I/O。

⑤ 分离CPU密集型操作到单独进程或Worker, 避免阻塞UI

⑥ React 优化

见 《React 性能优化的方向》

⑦ 放弃CSS-in-js

我们为了压缩运行时性能,能在编译时做的就在编译时做,放弃了 CSS-in-js 方案,使用纯 CSS + BEM 来编写样式。主要有两个原因:

Electron 使用较新的 Chrome,现代 CSS 已经很强大

我们使用了窗口预热机制,可以率先解析这部分 CSS 代码。而 CSS-in-js 方案则是组件渲染时,动态生成的。⑧ 没有退路了,那就只能上 Node 原生模块了

真好,还有退路

2.3 优化进程通信

涉及到多页面/窗口的 Electron 应用,IPC 会非常频繁,搞不好会成为性能瓶颈。

① 不要滥用 remote

remote 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无侵入的形式来访问主进程的API和数据。其底层基于同步的 IPC。你可以通过我这篇文章来了解它的原理。

坑在哪里呢?

① 它是同步的

② 属性动态获取。为了确保你能够获取到最新的值,remote底层并不会进行缓存,而是每次获取一个属性就动态到主进程中取。

比如获取一个主进程中的对象:

// 主进程
global.foo = {
foo: 1,
bar: {
baz: 2
}
}

渲染进程访问:

import {remote} from 'electron'
JSON.stringify(remote.getGlobal('foo'))

这里会触发 4 次 同步 IPC: getGlobal、foo、bar、bar.baz。对于复杂的数据,这个消耗就很难忍受了。

避免使用 remote,除非你知道你自己在干什么。

② 封装IPC 库

为了优化 IPC 通信,我们自己基于Electron 的IPC接口, 封装了自己的一套 RPC 库。主要特征有:

异步的。没有同步的选项。避免干蠢事

消息合并。合并事件推送,批量传递

序列化。直接传递 JSON 字符串,不让 Electron 干涉序列化。Electron 内部序列化稍微有点复杂,比如会处理 Buffer 等特殊类型。

一致化的、简单易用的 API。使用一样在接口支持主进程与渲染进程,以及渲染进程与渲染进程之间双向通信。

举个例子:

import rpc from 'myrpc'
// 注册方法
rpc.registerHandler('echo', async data => {
return data
})
// 事件监听
rpc.on('some-event', (data, source) => {
// dosomething
})

客户端:

import rpc from 'myrpc'
rpc.emit(target, 'some-event') // target 为接收的窗口或者主进程。
// 方法调用
const res = await rpc.callHandler(target, 'echo', 'hello-world')

还不够,我们还在优化,后续再分享给大家。坑还是会有的

一路走来也遇到很多坑。痛并快乐着。

窗口阴影、圆角

剪切板不够强大

一些兼容问题

主进程崩溃,渲染进程不会退出,导致进程‘溢出’

截屏。刚开始用 Electron 实现,效果不好,现在是原生实现

...

 

 
   
5532 次浏览       19
相关文章

深度解析:清理烂代码
如何编写出拥抱变化的代码
重构-使代码更简洁优美
团队项目开发"编码规范"系列文章
相关文档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
软件重构v2
代码整洁之道
高质量编程规范
相关课程

基于HTML5客户端、Web端的应用开发
HTML 5+CSS 开发
嵌入式C高质量编程
C++高级编程